今迎大雪!專家教「護心3招」 這族羣慎防中風、心臟病

氣溫驟降,具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民衆,更會增加心臟病或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示意圖/ Shutterstock )

今天適逢24節氣的大雪,當氣溫降低或周遭環境溫度驟降時,血管內的平滑肌會跟着收縮,容易造成血壓突然升高。衛福部國健署特別提醒,具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民衆,更會增加心臟病或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國健署也提出「護心3招」,提醒民衆預防低溫帶來的健康危害。

國健署表示,護心第一招就是「健康飲食」,天氣寒冷時,許多人會喜歡吃薑母鴨、羊肉爐等鍋物,祛寒保暖,可能會造成熱量與鈉攝取量過多,天冷時因水份補充不足,造成血液過度濃稠,可能引起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第2招就是「運動保暖」,運動前的充分暖身,至少10至15分鐘,運動前、中、後需補充水份,及完整收操與運動後保暖,運動項目與強度,應視本身情況量力而爲。

本身是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及心血管疾病患者,運動時更要留意自身狀況,天冷以室內運動爲主,若運動時有胸悶痛、呼吸喘、冒冷汗等症狀,應立即停止運動,尋求旁人協助或打119儘速就醫,切勿因症狀緩解而輕忽嚴重性,以免錯失黃金治療期而造成遺憾。

第3招是「洋蔥式穿法」,現正值暖冬,早晚溫差大,民衆應多留意氣象預報及室內外溫差,適時添加衣物保暖,並以洋蔥式(多層式)穿法,來預防溫差所帶來身體健康的危害。

國健署並提醒,有慢性病患者務必定時服藥,並隨身攜帶健保卡與緊急用藥,並養成定期量血壓的好習慣。另外,飯後避免立即泡湯,建議飯後2小時再泡湯,泡湯時間每次以不超過15分鐘爲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