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演社下鄉 讓士農工商一起看好戲

金枝演社在2009年發起「金枝走演.美麗臺灣」計劃,下鄉演出把戲劇的魅力帶給各行各業。(莊坤儒攝,金枝演社提供)

爲了延續舊時野臺戲精神,讓士農工商一起看好戲,金枝演社自2009年發起「金枝走演.美麗臺灣」計劃,以自籌款立志行遍全臺大小鄉鎮,9年過去已完成199場,第200場將在本週末登場。

藝術總監王榮裕表示,戶外演出比劇場演出挑戰更大,「免費演出,觀衆不見得就要買單,我們曾經遇過臺下只有3名觀衆,或是觀衆看到一半就走掉的情況,但最後觀衆又被吸引回來了,那是我們最開心的時刻。」

王榮裕表示,他來自歌仔戲家庭,母親是歌仔戲演員,兒時在田邊、廟口看戲的經驗,就是他成長後創作最好的養分,「這可說是媽媽給我的禮物,我沒有任何學術養成背景,我的戲劇啓蒙都是從布袋戲、歌仔戲而來,那種戲劇和人之間很緊密的情感連結,還有從泥土中長出來的力量,都是很珍貴的事情,我想和全臺灣的人分享。」

9年前,在金枝演社戲迷黃慧美的提議下,金枝演社啓動這項下鄉演出計劃,由黃慧美擔任召集人和贊助者,目前已走過188鄉鎮,累計觀衆人數達13萬6千人,臺灣最具代表性的民間藝術下鄉巡演計劃之一,是紙風車文教基金會的兒童藝術工程,金枝演社和紙風車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演出內容以臺語舞臺劇爲主,展現草根生命力。

黃慧美表示,走過9年,也逐漸看見戲劇帶給人的力量,「金枝演社的戲都是臺語發音,現在很多年輕人、小朋友看完戲之後,也會把臺詞運用在日常生活中,和家中的阿公、阿嬤對話,變成另外一種親子互動,同時也能學習臺語語韻之美。」

王榮裕表示,表演藝術最動人之處,在於人和人之間的互動關係,「當你看到臺下聚集各行各業,有老有幼,在同一片天空之下,一起哭、一起笑,那是最動人的時刻,也是全天下最美的畫面。」

「金枝走演.美麗臺灣」第200場演出,將於12月15日在臺中國家歌劇院廣場,演出劇目爲《可愛冤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