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車裝備中標北京地鐵64.6億元項目 爲近一年最大單筆訂單
本報記者 路炳陽 北京報道
北京地鐵車輛裝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車裝備”)近日以64.63億元中標北京軌道交通22號線(以下簡稱“22號線”)車輛項目。該項目是今年以來,中國城市軌道交通裝備訂單中單筆項目最大一筆。8月5日中招國際招標網公佈了中標信息。
公告顯示,本次招標包括軌道交通22號線工程48列電客車和5年車輛運營,工藝設備和首次60萬公里級架修維保,工程車輛選型適用於市域D型車。
22號線,即平谷線,工程西起朝陽區東大橋站,終點站平谷站,全長81.2km,其中地下線約53.8km,北京段線路長約51.2km,河北段線路長約30km。22號線是北京首條跨省域的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全線共設置車站21座,其中河北境內設5座車站。
訂單額超50億
市域D型車來自2023年實施的《系列化中國標準智能市域列車研製及試驗》項目。該項目總結既有項目實施經驗,結合技術發展實際,構建一個技術平臺,研製時速160公里A型車、C型車;時速160公里D型車和時速200公里D型車四種系列產品,搭建市域車輛譜系化產品平臺,推進市域軌道裝備的產業規模化和行業規範化。
京車裝備人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由京車裝備製造的市域D型車符合系列化中國標準智能市域列車標準,智能市域列車不僅提供單一的車輛,還提供一套支撐全生命週期服務的數據,更重要的是提供“車地一體化”的系統解決方案。
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投公司”)人士對記者表示,京車裝備未來仍要立足北京及周邊市場,在深耕京津冀的基礎上,持續發揮在軌道交通領域的資源整合能力,推動高端裝備製造、運營管理等優勢產業聯動發展。
中國城軌行業長期實行企業定點資質,國內有7家企業擁有城市軌道車輛生產資質,可生產地鐵、輕軌等軌交產品,包括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601766.SH,以下簡稱“中國中車”)6家子公司和京投公司全資子公司京車裝備。京車裝備是7家公司中,唯一一家非中國中車所屬企業。
記者梳理髮現,自2024年以來,中國中車共發佈3次合同公告,其中涉及城市軌道車輛銷售及維保的,包括2023年12月至2024年3月間,與杭州地鐵、福州地鐵等11家公司簽訂的61.1億元合同;2024 年3至6月間,與深圳地鐵、溫州市域鐵路等8家公司簽訂的38.5億元合同;2024年6至7月間,與申通地鐵、長春地鐵等11家公司簽訂75.3 億元合同。
京車裝備人士對記者表示,上述合同金額全部爲中國中車下屬子公司與多家地鐵公司簽訂合同的總金額,如以單筆訂單看,最大金額沒有超過50億元的,“京車裝備中標22號線64.63億元訂單是2024年以來,中國城市軌道交通裝備訂單單筆項目中最大的一筆。”他說。
京投公司成立於2003年,原名爲北京地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直屬北京市國資委。主營以軌道交通爲主的基礎設施投融資與管理,業務範圍還包括軌道交通裝備製造與信息技術服務、土地與物業開發經營等。
京車裝備前身是北京市地下鐵道車輛設備修理廠,原隸屬於北控交通裝備公司。2017年3月,在北京市國資委的支持下,京投公司收購了京車裝備。京車裝備於2010年12月取得軌道車輛製造牌照,成爲除中國中車外,中國第二家可以製造地鐵車輛的廠家,當前京車裝備佔據國內地鐵車輛10%左右的市場份額。
採購量縮減
近30年來,中國地鐵審批態勢呈一張一弛螺旋式進展。尤其是進入新世紀後,隨着城市日益擁堵的交通狀況,地鐵系統發展提速。2009—2015年,中國在25個城市建設了87條地鐵,共計3100公里,地鐵建設規劃再次進入高潮。
此後,監管襲來。2018年7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管理的意見》針對地鐵和輕軌兩類軌道交通項目的審批,對地方財政收入和GDP的要求,提高到了原規定(2003年頒發的“81號文”)的兩倍以上。
自此,國家發展改革委近7年來再沒有審批過任何一個城市的軌道交通首輪建設規劃,即中國軌道交通獲批名單上,7年來沒有新增一個城市。
2021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又進一步細化城軌審批條件,不受理不具備條件的城市和一般地級市的首輪建設規劃;同時規定開通運營三年後客流不達標的,不能上報新一輪建設規劃。
監管審批的步步加碼直接導致了中國城市軌道交通裝備產能過剩問題顯現。
2021年,全國城軌地鐵2021年共計招標43個項目,涉及車輛近5000輛(詳見中國經營網2022年5月27日報道《獨家 全國地鐵2021年招標近5000輛 七大主機廠平分市場》)。2022年需求有所恢復,全年城軌地鐵招標7000輛左右。
交通運輸部近期發佈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擁有城市軌道交通配屬車輛6.67萬輛,增加0.41萬輛。也就是說,2023年,中國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增幅再次回落,僅增加了4100輛,這僅僅是中國軌道交通車輛產能的三分之一。
車輛需求下降的趨勢還在延續。中國中車人士對記者透露,預計2024年,中國全年新增城軌車輛僅2000輛左右,“達到近十年來的歷史最低點。”他說。
中國中車年報也顯示出車輛板塊因政策趨嚴遇到的挑戰。中國中車2023年年報顯示,由於歷史原因影響,中國中車軌道交通部分板塊存在結構性產能過剩問題。雖已開展多項業務重組和產業結構調整工作,但依然存在整合融合深度不足、協同效應發揮不足、業務和管理層級過多等問題,給公司的產業結構調整帶來諸多的困難與挑戰。
中國中車年報還顯示,中國中車城軌車輛年產能爲1.18萬輛。也就是說,如算上京車裝備產能,保守估計中國城軌車輛年產能在1.2萬輛以上,產能與需求間的巨大差異帶來的壓力可見一斑。
雖然近年來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受到政策制約,但由於基數巨大,中國城市軌道交通里程仍保持着強勁增長態勢。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以下簡稱“城軌協會”)3月發佈《城市軌道交通2023年度統計和分析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城軌共完成建設投資5214.03億元、城軌交通運營線路長度淨增長866.65公里。城軌協會預計,未來兩年新投運線路將與2023年基本持平,“十四五”末城軌交通投運線路總規模將趨近1.3萬公里。
截至2023年年底,中國內地地區共有59個城市開通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總長度1.12萬公里,其中,地鐵運營線路8543.11公里,佔比76.11%。
(編輯:杜麗娟 審覈:張榮旺 校對:翟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