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宣佈電價平均調幅11% 工商民生用電全漲價

經濟部常務次長林全能下午出席電價費率審議會記者會,宣佈審議會決議平均電價調整約11%,民生用電採較低調幅、產業用電依經營狀況及用電量分羣調整,兼顧節電與降低民生影響。記者蘇健忠/攝影

經濟部常務次長林全能下午在能源署組長陳景生、能源署副署長吳志偉、臺電公司總理理王耀庭、臺電公司副總經理王振勇陪同下一起出席電價費率審議會記者會,宣佈審議會決議平均電價調整約11%,民生用電採較低調幅、產業用電依經營狀況及用電量分羣調整,兼顧節電與降低民生影響。

本次審議會系考量在政府補助、使用者部分負擔、臺電公司努力撙節成本三方向下進行電價調整,因此審議會決議,平均電價調漲約 11%,並以民生用電採較低調幅、產業用電依經營狀況及用電量採不同調幅方式,細緻化的進行各類用戶電價調整。

經濟部說明,近期國際燃料價格雖有回跌,但變化仍大且相較俄烏戰爭前仍屬高檔,在前陣子國際燃料價格大幅上漲之時,各國均已大幅調升電價並推升物價,而臺電公司爲平穩物價扮演「消波塊」角色,電價漲幅和緩,讓我國的民生物價能夠得到很好的控制。但也因爲臺電公司先吸收燃料價格的漲勢。

使111、112年每賣1度電就分別虧損1.2元、0.9元,112年累積虧損已達到3,826億元,財務狀況十分嚴峻,爲使臺電公司不再繼續虧損,在政府規劃財政補助臺電下,電價仍須適度調整,使臺電公司持續開發建設及穩定供電。

臺電公司也說明,近兩年綠能採購佔成本分別爲6%及9%,不到一成的比例,同時若以2015年核電佔比16%的能源結構,並帶入目前能源價格試算,發電成本仍會接近每度將近4元,與目前的成本相當接近。也可見近年因戰爭後國際燃料成本暴漲纔是臺電虧損主因,而非外界所稱的能源政策或綠能採購因素。

經濟部表示,本次審議經過充分討論,也接受委員提案建議對臺電提案進行微調,秉持「反映成本、照顧民生、穩定物價、節能減碳、使用者付費」原則,且在政府補助1,000億元前提下,決議平均電價調漲約11%,調整後之整體平均電價爲 3.4518元/度,將於4月1日開始實施。並且,在各類用戶調整方案有細緻的考量,在前述原則下,對於民生用戶採較低調幅,但級距愈高調幅愈高;產業用電調幅較高,但會依經營狀況及用電量分羣調整。

經濟部常務次長林全能(中)下午出席電價費率審議會記者會,宣佈審議會決議平均電價調整約11%,民生用電採較低調幅、產業用電依經營狀況及用電量分羣調整,兼顧節電與降低民生影響。記者蘇健忠/攝影

經濟部常務次長林全能(中)下午在能源署組長陳景生(左起)、能源署副署長吳志偉、臺電公司總理理王耀庭、臺電公司副總經理王振勇陪同下一起出席電價費率審議會記者會,宣佈審議會決議平均電價調整約11%,民生用電採較低調幅、產業用電依經營狀況及用電量分羣調整,兼顧節電與降低民生影響。記者蘇健忠/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