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復甦 全年成長可保三

臺灣經濟成長最新預測

今年臺灣經濟,官方與智庫都認爲將走出循環谷底,邁向復甦,乘風破浪,世界貿易量回升,臺灣製造業生產、出口及投資可望有好表現,全年經濟成長保三沒問題,唯一擔心的是國際政治黑天鵝。

主計總處、中央銀行、中經院及臺經院皆預測今年經濟成長可達3%以上,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認爲,臺灣已走出這一波景氣循環谷底,今年邁向復甦,她分析,去年疫後消費大爆發,各國經濟成長動能皆來自消費,製造業持續去庫存,表現不佳,臺、韓及東協這些以製造業出口爲主的國家,去年經濟普遍低迷。

高仙桂指出,依國際機構估計,今年全球經濟成長仍將低於去年,但世界貿易量將明顯回升,依世界銀行元月預測,將從去年成長0.2%升至今年的2.3%,以製造業爲主的國家都將出現新一波製造業復甦,估臺灣製造業庫存會回到健康水準,生產、投資及出口活絡將推升經濟成長。

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長蔡鈺泰持相同看法,認爲今年經濟成長保三沒問題,只有地緣政治很難說,兩岸ECFA也是不確定因素。高仙桂表示,今年仍要小心黑天鵝與白犀牛,今年是全球選舉年,包括年底美國總統大選,這些政治變化會牽動全球經濟。

中經院日前上修今年經濟成長至3.1%,認爲今年經濟成長將轉由投資和國外淨需求雙重加持,加上民間消費動能持續,呈「內外皆溫」,內需貢獻GDP 2.29個百分點,民間消費貢獻1.08個百分點,國內投資貢獻由2023年之負貢獻轉爲0.75個百分點;國外淨需求亦貢獻0.81個百分點。

中經院院長葉俊顯形容今年經濟將「乘風破浪」,乘全球貿易量成長的風,浪則指仍有相當多不確定性,如美國在內的全球大選。中央大學經濟學系教授邱俊榮也提醒,ECFA早收清單優惠關稅部分被中止,短期兩岸經貿、投資不確定性提高,中長期可能回到「鬥而不破」格局,未來得視新政府與大陸互動而定。另外,臺經院估今年經濟成長率爲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