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球經濟將增長6% 中美成經濟復甦領頭羊?

今年全球經濟將增長6%,中美成經濟復甦領頭羊?圖爲國際貨幣基金總部。(財新網

國際貨幣基金(IMF)日前發佈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該機構對全球經濟最樂觀的一次展望報告。指推動全球經濟復甦的是全球前兩大經濟體美國中國。而美國的復甦,主要依賴財政支持的增加和疫苗接種進程的加快。陸媒環球時報》8日報導,事實上,多數新興市場國家在經濟恢復中面臨着天然弱勢,不僅在於疫苗分配不公以及經濟實力的懸殊,還在於作爲國際最主要儲備貨幣美元的發行方,美國的印鈔機一旦開動,全世界都將承受通脹的重壓

IMF當地時間6日發佈2021年《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上調對2021和2022年的增長預測值:2021年全球增速爲6%。2021年增長率最高的國家,中國8.4%,美國6.4%。

IMF首席經濟學家戈皮納特在報告中寫道,IMF將中國2021年增長較1月份預測的8.1%上調了0.3個百分點,主要反映了美國刺激支出推動的對中國出口的外部需求。她認爲,中國的消費者支出仍然滯後,增長主要由公共投資推動。

環時》報導,「中國經濟增長含金量高於美國」,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連平說,美國6.4%的經濟增速預期主要是由於美國去年經濟出現了3.5%的萎縮,而中國在2020年是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正增長的國家,因此,2021年中國8.4%的預期增長,其含金量要明顯高於美國。

另外,自疫情以來,美國兩屆政府都採用大規模經濟刺激措施。拜登政府在1.9兆美元的量化寬鬆之後,還宣佈推出大規模基建計劃。在大量印鈔的政策刺激之下經濟很容易短期內就顯現出成效,但這種恢復方式後遺症也比較明顯,比如資產價格泡沫金融市場的大幅波動

不僅如此,連平認爲,美國大量印鈔、大規模舉債,對全球形成負面溢出效應。氾濫的美元流入、流出一些國家,尤其是新興市場國家,或形成劇烈市場動盪和經濟起伏,「所以美國經濟的復甦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是由其他國家埋單」。

連平認爲,但另一方面,美國經濟整體性復甦,對於作爲其重要貿易合作伙伴的中國「也有積極的作用」。連平表示,中國目前的疫苗接種速度雖然落後於美英等國,但按照國家計劃,到年底或明年初就將建立羣體免疫,而中國疫情控制一直較好,整體經濟生產目前並未像其他國家那樣受到明顯影響,所以對這方面不必過於擔憂。

《環球時報》報導,「現在全球能夠有章可循地刺激經濟和迅速普及疫苗的也就是中美等爲數不多的國家,這說明一國政府的強大還是很重要的」,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陳鳳英說,世界經濟的全面復甦和均衡增長最終還要靠疫苗的無差別普及,但現在疫苗保護主義富國自私自利的情況非常嚴重,而中國的疫苗很大程度上對一些開發中國家的經濟起到了穩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