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有望企穩?多位大咖重磅發聲

9月5日至9月7日,由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與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CCIEE)聯合主辦的第六屆外灘金融峰會在上海召開。

10餘位中外院士、2000多位金融科技行業領軍人物,齊聚上海外灘。

部分大咖主要發言內容梳理彙總如下。

(圖片來自海洛)

// 世界銀行:全球經濟有望企穩 //

世界銀行最新估算顯示,2024年,全球經濟增速預計約爲2.7%。同時,全球通脹料降至三年來的最低點,融資環境已趨寬鬆。

世界銀行運營常務副行長安娜·比耶德在主旨演講中指出,當前,世界經濟仍面臨着生產率增速放緩、對經濟增長至關重要的投資放緩、人口老齡化、全球經濟分裂加劇、顛覆性技術和數字化、氣候變化加速等挑戰。尋求重振經濟增長之路是各國的迫切任務。

在她看來,服務領域的改革尤爲重要。隨着越來越多的國家邁過中等收入經濟體門檻,服務業驅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凸顯。“服務業在促進就業和經濟發展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過去三十年來,許多發展中經濟體的服務業增速都快於製造業。”她進一步表示。

// 黃奇帆:人民幣國際化是必然選擇 //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學術顧問、重慶市原市長黃奇帆表示,隨着經濟全球化進程深入以及中國對外開放水平持續提升,中國與全球其它國家和地區互動更頻繁,人民幣爲越來越多的經濟體和市場主體所接受,國際化進程提升。

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是中國經濟開放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爲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需要。

“中國要建設金融強國,固然需要強大的貨幣,但這種強大是與其自身經濟發展的階段相匹配的,是爲實體經濟服務的。”黃奇帆稱。

此外,針對如何穩慎紮實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這一問題,他認爲可從以下三個方面着手。一是繼續推動中國跨境貿易以人民幣計價、人民幣結算;二是繼續改善服務,爲跨境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提供跨境人民幣結算服務;三是繼續擴大開放,爲“引進來”“走出去”提供更加便利的投融資服務;四是加快發展人民幣離岸市場。

// 陳茂波:期待今年沙特交易所推出香港股票ETF//

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演講表示,香港作爲國際金融中心,在助力國家推進金融高水平開放方面可發揮重要作用。陳茂波表示,2023年11月,港交所推出了一隻投資沙特市場的ETF,今年,預計沙特交易所將推出投資於香港上市股票的ETF。

陳茂波從三個方面闡釋香港在助力國家推進金融高水平開放發揮的重要作用。第一,香港是連接內地與國際資本市場投資者的重要紐帶。第二,爲了助力人民幣國際化,香港將加強離岸人民幣基礎設施建設,並提供更多的人民幣產品和風險管理工具。第三,香港與東南亞、中東等地區的新興經濟體進一步密切金融聯繫。

他表示,去年11月,港交所推出投資沙特市場的ETF。這是中國香港和沙特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的里程碑。今年,預計沙特交易所將推出香港股票ETF。

// 摩根大通:繼續投資中國業務 //

摩根大通首席風險官Ashley BACON在主題演講環節分享了其觀察到的中國資本市場開放和發展。他從三個方面分享如何在做好風險管理的前提下,抓住發展機遇。他表示,摩根大通將繼續投資中國業務,爲客戶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務,期待與中國市場攜手並進,合作共贏。

他認爲可從三方面着手捕捉新機遇。首先是綠色機遇;其次,中國簡化了跨境數據的傳輸,這是一個令人鼓舞的舉措;最後,網絡安全對金融機構來說是一個較高的風險。

他表示,在部分領域中國監管制度已經啓動改革,市場準入持續放寬,摩根大通將繼續投資中國業務,爲客戶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務。期待與中國市場攜手並進,合作共贏。

// 楊偉民:提高居民收入和增加居民消費放在更高位置上 //

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原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在會上表示,我國在“十五五”時期應建設“民生大國”。把提高居民收入和增加居民消費放在更高位置上。

楊偉民指出,目前我國面臨的需求不足問題主要是內需不足,內需不足主要在於居民消費不足。所以本輪擴大內需要以擴大消費爲着力點,把建設“民生大國”納入國家發展規劃,作爲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促進各項政策協同。

楊偉民指出,擴大消費,短期政策支持是必要的,但從長期看,更要形成消費持續擴大的內生機制。“消費的背後是收入,收入的背後是就業。”他說。

楊偉民建議,發展壯大民營經濟,着力擴大市場化就業。民營經濟是擴大就業的主體,擴大消費必須擴大就業,而擴大就業必須更加積極地發展壯大民營經濟。

他還認爲,居民可支配收入佔國民收入的比重偏低,是消費佔總需求比重偏低的重要原因。要實行更加積極的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政策,儘可能減輕居民稅費、利息等負擔。

// 尚福林:推動投貸聯動試點 //

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主任,原中國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在會上指出,金融市場上“有資金、缺資本”的現象改善並不顯著。他建議,健全完善科技金融體制,推動投貸聯動試點。

他指出,近年來投貸聯動等新興模式在探索中前行,取得了一些進展,但從整體上看,不同的金融機構之間的聯動協同機制仍需要優化完善。

尚福林表示,投貸聯動試點的初衷,是通過銀行主動對接內外投資機構,提前介入、瞭解創投企業以及成長性的高科技企業的發展前景與信用狀況,適當前移信貸服務窗口。藉助信貸資金存量結構調整和增量引導,緩解全社會資本投入不足的問題。

“希望通過投貸聯動試點,探索在商業銀行法框架內找到投向高風險創投企業或科技企業的信貸資金補償方式和方法”尚福林說。

// 劉尚希:“數實融合”成爲新趨勢 //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在會上強調,數字化轉型既是數實融合的方向,也是當前培育新動能,孕育新質生產力的關鍵。他建議,建立健全數字治理制度,構建數據資產化及入表規則。

劉尚希指出,在傳統的語境下,實體經濟是與虛擬經濟相對應的。隨着數字技術的蓬勃發展,這種涇渭分明的產業分類已經越來越與現實的狀況不相吻合,產業融合成爲新趨勢。

“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不是對立的,而是趨向一體的。”劉尚希說,包括製造業在內的傳統實體經濟最終也會融合轉變爲數字經濟。

他指出,“數實融合”的本質是實現數智技術與傳統產業的深度融合和全面滲透,催生新業態、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

他還建議,構建數據資產化及入表規則。傳統的入表規則是以所有權爲基礎,而數據的滲透性、公共性、場景化特徵以及多方主體參與,無法確認所有權,數據資源的資產化和入表,需要一套新的確認規則。

(Wind綜合中國基金報、證券時報等)

歷史文章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