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科能源終止近百億定增 光伏組件企業一體化成雙刃劍

宣佈終止97億元定增後的首個交易日,晶科能源(688223.SH)7月29日收於7.16元/股,跌2.45%。

7月26日,晶科能源最終決定終止一筆已籌劃近一年的定增。這背後是因行業內外部環境與產業鏈上下游供需關係發生顯著變化,帶動資本市場的環境變化。在原定的計劃中,晶科能源擬募資97億元,其中72億元將投入公司近年的重點項目,山西一體化大基地。

從時間線上來看,包括晶科能源在內的幾大頭部組件廠商幾乎均在去年上半年上馬了大型一體化項目,投資額也都達到了百億級。搶佔市場、加強供應鏈成本管理或是這輪一體化浪潮興起的核心因素。

但另一方面,隨着光伏產業鏈持續且大幅的降價,一體化佈局也導致企業陷入僵局。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日前提出,最近幾年一體化發展非常快,但在行業不景氣的時候會遭遇各個環節持續的全線失血,這對於光伏老玩家來說是一個新的包袱。

就後續是否會考慮在合適的時機重新發起定增,或通過其他方式進行募資,晶科能源7月29日迴應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稱,公司目前整體現金流健康,後續暫無其他公開市場再融資計劃。就原來募投項目進展及資金來源,晶科能源表示,公司山西項目在正常建設中,項目建設所需資金已通過自有及自籌資金基本安排到位。

定增籌劃一年最終終止,原擬投入山西一體化大基地項目

7月26日晚間,晶科能源公告稱,綜合考慮公司實際情況、未來戰略規劃與募投項目的實施進展,經審慎分析後決定終止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事項。

據晶科能源披露,自定增預案公佈後直至終止,公司尚未向上海證券交易所提交申請文件。

晶科能源此次定增計劃公佈於2023年8月中旬,原計劃募資不超過97億元,其中72億元均擬投入山西一體化大基地項目,另擬將25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或償還銀行借款。

“本次發行將有力提升公司N型組件產能,鞏固公司在N型領域的領先地位。”晶科能源在當時的預案中表示,通過此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公司擬建設垂直一體化大基地,串聯拉晶、硅片、電池及組件生產線,配合自動化運輸、立體倉庫和自動倉儲等最新生產線設計方案,實現生產效率最優,有效降低公司的生產和運輸成本,進一步鞏固公司的規模優勢,增強公司整體盈利能力。

此前選擇通過定增募資亦與晶科能源較晚回A上市有關。上市公司在預案中提到,銀行間接融資是公司主要融資渠道之一。較大金額的銀行貸款一方面限制了進一步間接融資的空間,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公司的經營風險和財務成本。晶科能源寄希望於通過定增緩解公司經營規模擴大帶來的資金壓力,降低資產負債率,優化資本結構。

另一方面,作爲這筆近百億規模定增募資的主要投向,公佈於2023年5月、總投資額高達560億元的山西垂直一體化大基地項目是晶科能源近年主要的大手筆擴產項目之一,項目建設內容包括56GW單晶拉棒、56GW硅片、56GW高效電池和56GW組件產能,項目共分四期,建設週期約兩年,一期項目預計2024年第一季度投產,二期項目預計2024年第二季度投產,三期、四期項目預計2025年建成投產。

一期已於3月26日投產,但因4月末的火災事故影響了投產及後續爬坡進度。在今年5月披露的調研記錄中,晶科能源表示正積極推動山西一期組件項目開工,二期項目目前計劃按照原有進度推進。

根據晶科能源的披露,此次終止的97億元定增項目原擬投入的應爲山西大基地的第三、四期項目。公司暫未披露募投項目後續資金安排或是否日後重新定增。晶科能源2023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募投的三個擴產項目均已在建設中,資金來源爲自籌資金。

降價週期各個環節“全線失血”,如何破局

從時間線上來看,幾大頭部組件廠商幾乎均在去年上半年上馬了大型一體化項目。

晶澳科技(002459.SZ)2023年上半年先後公佈將在鄂爾多斯高新區建設合計年產30GW拉晶、30GW硅片、30GW電池、10GW組件項目,預計投資額共188.62億元。隆基綠能(601012.SH)2023年6月公佈了年產20GW單晶硅棒、24GW單晶電池及配套項目,投資額超過125億元。

企業之所以紛紛佈局一體化,核心原因自然離不開加強供應鏈把控、平抑部分環節價格與供需改變等。“一體化固然有好處,規模效應、品質管控和追溯性強,但歸根結底是爲了成本。”晶科能源董事長李仙德在2023年6月公開撰文表示。

但另一方面,當行業不再處於高增長時,將戰線拉長必然導致企業疲於應對。

“最近幾年一體化發展非常快,但在行業不景氣的時候會遭遇各個環節全線失血,這對於光伏老玩家來說是一個新的包袱。”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在日前召開的光伏行業2024年上半年發展回顧與下半年形勢展望研討會上提出。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局面,難以忽視的原因之一在於產業陷入同質化競爭,入局者尤其是二三線企業在產品上難以有創新且缺乏渠道優勢,最終走向低價競爭,出現惡性循環。

尚德電力、晶優光伏董事長武飛在日前的行業研討會上提出,近年行業的垂直一體化不是基於專業化能力下的垂直一體化優勢,而是基於上游短缺的垂直一體化優勢,隨着上游全面復興之後,會重新回到專業化模式。

“短期內一體化企業盈利受產業鏈各環節利潤波動影響較大,但中長期來看,一體化企業在規模經濟、供應鏈上下游協同、一體化創新降本等方面有相對優勢。”晶科能源在5月的調研中表示。

貝殼財經記者關注到,從政府到企業,均對於產業破“卷”有所認識。

工信部於7月19日對《光伏製造行業規範條件(2024年本)》《光伏製造行業規範公告管理辦法(2024年本)》(徵求意見稿)進行意見徵求,文件中即提出引導光伏企業減少單純擴大產能的光伏製造項目,加強技術創新、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也成爲行業當下的關注重點。去年年末,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知識產權專業委員會成立。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朱玥怡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