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戰!英媒:陸禁政府電腦用超微、英特爾微處理器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中國大陸要求政府、黨務機關個人電腦不得使用超微、英特爾微處理器晶片,要逐步汰除。(資料照/路透)

英國《金融時報》24日報導,中國大陸已提出最新指導原則,加嚴政府採購規定,政府電腦不得使用超微(AMD)、英特爾(Intel)的晶片,要從政府機關個人電腦逐步淘汰這兩家大廠的微處理器晶片,還要減少採購美國微軟(Microsoft)Windows作業系統與外國製造的資料庫軟體,改用國貨。

路透社引述《金融時報》報導,中方官員已開始遵循這些去年12月26日公佈的指導原則。官方要求鄉鎮級以上的政府、黨務機關必須把要求「安全、可信賴」的處理器與作業系統納入採購標準。這套規範是中方歷來打造以國產技術取代外國技術的最大動作,也是針對美方以國家安全爲由制裁多家陸企的迴應之舉,已然緊張的美中關係再添柴火。

英特爾、超微並未立即迴應路透社的置評要求。

中國大陸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去年底公佈這套新準則的同時,也發佈第一批「安全可信賴」的處理器與作業系統名單,出自陸企,處理器業者包括華爲、飛騰等18家。華爲與飛騰都列於美國華府出口黑名單。

拜登政府2022年8月通過《晶片法》(Chips and Science Act),這項法案旨在支持美國半導體產業,包括補貼境內產製與先進晶片生產。美國持續透過此法提高境內半導體產量,減少對於中國、臺灣的依賴程度。

消息人士向《金融時報》透露,大陸國營企業已接獲要求,必須於2027年之前完全改用國產供應商設備。英特爾去年在中國大陸營誒額高達540億美元,超微也有230億美元,佔比各爲287%、15%。微軟2023年向美國國會表示,在中國大陸營收佔比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