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應提升“防風險、化危機”能力

安全無小事。任何時候做好安全工作都是“進行時”。抓好旅遊景區安全工作持之以恆、常抓不懈,要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和僥倖心理精準研判形勢、新情況、新問題,積極應對安全工作面臨的新壓力、新挑戰,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全面提升“防風險、化危機能力,確保景區景點安全運行、平穩有序

一是樹立紅線意識底線思維,構建多重安全防護體系。 安全工作牽涉面廣、事無鉅細,要堅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明確發展“底線”,設置安全“紅線”,嚴抓共管,確保萬無一失。一方面要深入分析本區域、本領域安全生產形勢,強化風險研判、預警,做好安全管理統籌,建立隱患和整改臺賬細化責任清單,積極督促景區景點自查自糾,建立企業風險隱患巡查制度和安全風險評估機制。另一方面,要做到縱向貫通,橫向協同,發揮文化和旅遊、應急管理、市場監管政府部門合力,構建立體化安全防線網;同時,廣泛發動羣衆及遊客舉報安全隱患和違法違規行爲,形成“人人蔘與、全員管理”的強大合力。此外,在信息技術等廣泛運用的大環境下,應全面推進安全工作的數字化轉型充分發揮互聯網+監管”優勢,不斷完善、提升智慧監管手段,實現智慧化監管。

二是強化安全基礎設施投入,關注重點安全領域、區域。 提升安全保障離不開資金投入。旅遊景區要儘可能地做到景區設施設備的周全配置甚至超前配置,不斷完善景區內信息傳輸、安全提示、警示標識和安全防護設施,消除電話網絡信息盲區,強化人員值班值守,動態掌握災害天氣信息,及時發佈安全預警;通過網站公衆號等平臺及時發佈景區流量遊覽管控、安全預警等信息,引導遊客遵守安全警示和文明旅遊規定。

同時,要有意識地做好重點領域、區域安全管理工作,如聚焦景區景點交通道路、超市商場、食品安全等重點領域和消防、建築等關鍵環節;做好玻璃棧道纜車、漂流、遊船索道等重點旅遊設施的日常監測維護和檢測;加強高空、高速、水上潛水探險高風險旅遊項目安全監管及時排查等。

三是組織開展演習演練,掌握風險排查處理的“真本領”。 景區景點既要着眼於遊客安全保護制度建設,明確分流及安全預案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預案、應急救援預案等,也要做好演習演練,確保危機發生時各項方案順利實施。作爲景區景點經營者,更應切實將安全生產宣傳教育納入日常工作計劃,定期組織開展安全生產培訓和演練,不斷增強從業人員安全防範意識,提升安全生產工作事故處置能力水平,遇到突發險情時妥善處置,最大限度爭取救援時間和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