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頻繁低血糖與消化問題或暗示神經內分泌腫瘤風險

來源:環球網

不明原因頻繁發生低血糖,長期在內分泌科治療,然而療效不佳;反覆出現腹瀉、腹痛被當成胃腸炎,反覆消化道出血當普通消化性潰瘍治療,病情卻難以好轉。醫生提醒,這類病人要引起警惕,極有可能患上了一種罕見疾病——神經內分泌腫瘤(NET)。

雖然是罕見疾病,但流行病學顯示,在過去30年間,神經內分泌腫瘤發病率增長了5-6倍。據相關統計,中國每年神經內分泌腫瘤新增病例約7萬例,現存病人數量超過30多萬。由於神經內分泌腫瘤的臨牀表現“千人千面”,誤診漏診率相當高,患者平均需要5年才能得到確診。

“神經內分泌腫瘤既不是神經科的疾病,也不是內分泌科的疾病,這是一類起源於幹細胞且具有神經內分泌標誌物、能夠產生生物活性胺和(或)多肽激素的腫瘤。”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NET團隊核心、腫瘤介入科副主任王於指出。

患者平均5年才能確診

研究發現,神經內分泌細胞遍佈全身各處,可以分泌出幾十上百種激素,所以它可以起源於身體的各個器官,胃腸、肺、胰膽、胸腺以及皮膚等多個器官都可以生長,全身除了頭髮和指甲以外都可發病。其中,發生在胃腸、胰腺部位的神經內分泌腫瘤佔到70%。根據《中國胃腸胰神經內分泌腫瘤專家共識(2022年版)》,國內23家中心統計了2000-2010年的2010例胃腸胰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的流行病學情況顯示,常見的原發部位是胰腺、直腸和胃,而小腸和結腸所佔比例相對較小。

胃腸胰神經內分泌腫瘤在2023年被納入中國第二批罕見病目錄。但對於神經內分泌腫瘤這種罕見病,無論是理念、診斷技術、治療技術,國內其實都處於起步階段。加上早期症狀不典型,分佈部位廣泛,症狀多種多樣,給醫生的判斷帶來很大的迷惑性。

目前,只有大約20%的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具有典型症狀,還有80%的腫瘤默默長大,並不表現出明顯的症狀。不少病人從發病到確診,都歷經坎坷,有的因爲反覆低血糖長期在內分泌科治療,有的因爲反覆消化道出血當普通消化性潰瘍治療,也有因爲反覆出現腹瀉、腹痛被診斷爲胃腸炎,還有的被誤診爲胃癌、胰腺癌。直腸或胃裡長了一個神經內分泌腫瘤,但在做腸鏡、胃鏡檢查時被當作息肉摘除了,這樣的事情屢見不鮮。

全球數據表明,患者平均需要5年方可確診,部分患者在發現時已經出現遠處轉移。“由於80%的NET病人沒有明顯症狀,容易被漏診,大部分病人確診時已經是晚期,出現了轉移。”王於指出,由於NET長得慢,晚期也有不同情況,有的中位生存期達到十幾年,有的則中位生存期僅有幾個月。“比如,胃神經內分泌腫瘤,既可以像胃息肉、平滑肌瘤等良性腫瘤一樣,生長緩慢且預後良好;又可能像胃癌一樣,具有高度侵襲性,若不及時治療,疾病會迅速進展,預後很差。”

規範治療可以實現長期生存

近十來年,隨着內鏡和生物標誌物精確檢測等診斷技術的應用,神經內分泌腫瘤的診斷走向規範和成熟,越來越多病人得到確診,治療手段取得了進展和突破。

王於表示,神經內分泌腫瘤算是非常複雜的一大類實體腫瘤,其治療手段有很多,包括內鏡手術和外科手術治療、放射介入治療、放射性核素治療、化學治療、生物治療、分子靶向治療等。究竟選擇哪一種治療手段,主要取決於腫瘤的分級、分期、發生部位以及是否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

“所有的神經內分泌腫瘤都是惡性的,但是一種低度惡性腫瘤,即生長速度特別慢。”王於成表示,“1釐米以下瘤體的病人基本上可以治癒;大於2釐米的基本都會轉移,但並不可怕,只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可以有一個、兩個甚至更多的五年計劃。很多已轉移的病人可以帶瘤生存,對生活沒有太大影響,這是我們追求的主要目標。”

王於指出,目前,超過60%的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診斷時已處於晚期,喪失了手術切除的機會。目前主要採用生物療法、生長抑素類似物(SSA)類藥物等方式,幫助抑制腫瘤生長。神經內分泌腫瘤的治療是一場持久戰,腫瘤負荷、腫瘤分期、病理分級、是否有激素分泌都會影響治療效果和整體生存,使得個體的治療和預後差異很大。在積極的規範治療下,大部分患者是可以實現長期生存。

隨着神經內分泌腫瘤藥物的不斷更新,醫生和患者對治療更有信心。例如,新獲批的用於治療胃腸胰神經內分泌腫瘤的醋酸蘭瑞肽緩釋注射液在今年4月開出首張,該藥是目前全球唯一獲批可進行深部皮下自我注射的生長抑素類似物(SSA)類藥物,是針對不可切除和/或轉移性胃腸胰神經內分泌腫瘤的一線藥物治療新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