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圓代工4哥怎麼了?陸行之曝4大致命關鍵:慘過臺積電聯電

晶圓代工市況不佳。(示意圖/shutterstock)

晶圓代工大廠世界先進預估第四季晶圓出貨將季減8~10%,今年更已經三度下修資本支出,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在臉書發文指出,一個代工資優生交出全班墊底成績,展望比臺積電、聯電,甚至格羅方德的表現都差很多,除了週期性因素,可能也有結構性問題,他認爲值得管理層探討。

陸行之說,世界先進預期第四季度出貨量季減8~10%,單價季減0~2%,產能利用率下探55~60%,毛利率繼續破底至22~24%,比去年高點50%腰斬還慘,主要有以下4點關鍵。

一、缺貨漲價的惡果:

過去兩年8吋成熟製程缺貨漲價,客戶怕拿不到貨,追着世界先進加價,籤長約重複下單,一度把世界先進的毛利率,從過往的30多%,一口氣拉到虛胖的50%,等到景氣去年三季度開始反轉,才六個季度,單價守住但免費加片增多,但毛利率竟然對半砍超過,這應該算是週期問題。

二、LCD驅動IC不算好產品:

歸因於國產替代以及面板產業鏈自主,像是合肥晶合、中芯、華虹加碼投資驅動晶片代工,殺價不手軟,而驅動IC又算晶圓代工進入障礙較低的產品,世界先進驅動IC佔比33%,又沒像聯電的AMOLED驅動IC進入障礙高,而且臺灣驅動IC大廠也加碼下單大陸供應商才能跟新興設計公司競爭,難免對世界先進影響較大,這點算結構性問題。

三、工業/車用電源管理受庫存及需求雙重影響:

電力功率晶片市場佔比63%,最近相關客戶紛紛調整訂單(尤其是自己有晶圓廠的客戶),這應該算是週期問題,但這週期問題也可以靠了解市場需求及庫存事先調整。

四、大缺貨時期是否將加高價急單比例客戶拉高:

當景氣反轉,這些客戶的瞬間消失,是否造成訂單的大幅下滑,這當然算是週期問題,但管理者在週期頂部太貪心,沒有提前調整客戶及產品結構,陸行之認爲也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