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放棄跑步了?

這是一篇第30期百人百天報名的推廣文章,當然也有自己的一點碎碎念。‍‍

一轉眼,我都跑步12年了。

我是國內最早做跑步自媒體的那一批人,“跑步者說”這個公衆號剛註冊的時候是2013年,我這個人比較軸,認準了一件事,輕傷不下火線。這一做,就做到了今天。‍‍‍‍‍

前兩天參加一場馬拉松比賽,遇到了一位十年不見的老友,十年前,我們倆共同去紐約參加跑鞋發佈會,十年後,他應邀來擔任馬拉松解說員,我應邀來體驗比賽。他提供的專業價值,我提供的是情緒價值。大家在這個領域都找到了自己擅長的方向。‍‍‍‍‍

聊着聊着自然就回顧起當初和我們一起做跑步自媒體的那一批人,基本都隱匿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新面孔,一張張新鮮靚麗的面孔,一個個別出心裁的視頻,成就瞭如今跑步自媒體百花爭豔的大好局面。‍‍‍‍‍‍‍‍‍‍‍‍‍‍‍‍

由於經常跑馬拉松的緣故,我和當下一些大家經常能刷到的跑步博主基本都見過面,我這張老面孔,在新人面前,也彷彿被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想到自己竟然誤打誤撞參與見證了中國跑步文化的早期發展,感到幸運又有一些惆悵。‍‍‍‍‍‍‍

幸運無需多說,惆悵在哪呢?

就像那些最早做跑步自媒體的都銷聲匿跡了一樣,我身邊那些很早之前跟我一起跑步的人,也有很多都放棄了。‍‍‍

放棄的原因有很多,傷病、疾病、心理、情緒、年齡、心氣等等這些常規的因素都有,但我還發現一點不易被察覺的,那就是:厭煩。‍‍‍‍‍‍‍‍‍‍‍‍‍‍‍‍‍‍‍

這種厭煩不是說特別鮮明的對立情緒,而是一種通過對外界的比較,無法看到自身進步從而對當下這件事失去探索和堅持的無奈。

比如說,現在打開各類社交平臺,動輒就是一些身材火辣的跑步美女,或者就是一些跑得飛快的跑步大神,如果沒有一副傲人的身子和一對健美的大腿,普通人跑步是沒人關注的。

當然,長得美和跑得快,本身並沒有錯,相反它是一種激勵。但過度的營銷就容易適得其反,當品牌不斷地生產一雙又一雙可以提速的碳板跑鞋,當馬拉松只關注精英運動員的成績而捨棄普通跑者的參賽體驗,路步就很難成長爲大衆普遍願意接受和參與的運動。‍‍‍‍‍‍‍‍‍‍‍‍‍‍‍‍‍‍‍‍‍‍‍‍‍‍‍‍‍

所以你會看到一場城市馬拉松過後,市民的吐槽;你會看到一些地區戰戰兢兢把賽道移到郊區的謹慎;你會看到許多人對跑步的不理解或者是嘲笑譏諷的論調。‍‍‍‍‍‍‍

在這種氛圍下,內心稍微脆弱一點的,索性就放棄跑步,反正我跑不美了,反正我跑不快了,反正我……‍

但你是否忘了,跑步其實就是特別私人的一件事,你當初選擇跑步難道是爲了跑得更快嗎?難道是爲了跑出名堂嗎?難道是爲了讓身邊的人都羨慕你妒忌你嗎?不是的,我們當初選擇跑步的第一目的,就是爲了取悅自己。你要讓跑步成爲你的朋友,成爲你可以在靜寂時可以傾訴的密友,成爲你在無法紓解情緒時可以適時給你安慰的心理醫生,而不是一件帶着功利和攀比的運動項目。‍‍‍‍‍‍‍‍‍‍‍‍‍‍‍

是時候重啓跑步了,因爲跑步是那麼美好,因爲堅持是那麼有意義,因爲流汗是那麼賞心悅目,爲了別人的眼光,頂多活在卑微的一瞬間,但爲了真實的自我,卻可以活出坦蕩的一輩子。‍‍‍‍‍‍‍‍

忘掉數據吧,忘掉紛繁複雜的課表吧,按照自己喜歡的節奏,跑起來,只問心聲不問路。‍‍‍‍‍‍‍‍‍‍‍‍‍‍‍‍‍‍‍‍‍‍‍

歡迎加入已經有十年曆史的“百人百天”,掃碼加入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