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不動失智風險高常人整整1倍 專家:10個動作可預防

久坐不動失智風險常人整整1倍 專家:10個動作可預防 (圖/ingimage)

人過了50歲,除了體力肌力骨質會逐漸流失外,「大腦」也會逐漸萎縮,到60歲開始更是以每年0.5%的速率萎縮,持續萎縮可能會增加未來罹患認知功能障礙或失智症的風險,但許多人並未有所警覺,直到晚年出現狀況,才意識到大腦健康的重要,發現時卻爲時已晚。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引述2018年發表於PLOS ONE期刊,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研究35位非失智、45至75歲的中老年人結果發現久坐與腦部內側顳葉厚度減少相關,而該區域主要爲掌管海馬迴及記憶功能。推測久坐可能會減少神經新生血管生成及神經突觸可塑性,並且增加發炎反應,而影響了海馬迴的健康。

此外,根據2016年發表於JAMA Psychiatry《美國醫學會雜誌》期刊的研究,針對3247位18至30歲成人追蹤25年,利用3種測試評估語言記憶力、執行能力反應速度等認知功能後發現,相較於多運動少看電視的人,少運動且每天看電視超過3小時的人,日後認知功能較差的機率明顯高出1倍。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表示,許多研究顯示,運動可延緩大腦退化、預防失智,而提升腦力、延緩失智則需要從年輕、中年開始超前部署,呼籲久坐不動的銀髮族,可透過「+10行動」每天多花10分鐘活動身體,期盼國人能借由活動、運動、社交互動,讓健康一如往常,成爲不受年齡限制的「無齡世代」。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建議,每天比現在多花費10分鐘活動身體,習慣後再循序漸進增加強度,「+10行動」如下:

1.保持忙碌、不久坐。

2.利用樓梯上下樓。

3.做家事

4.看電視時可進行簡易運動和伸展。

5.外出時增加走路、騎腳踏車機會

6.走路去比平常遠的超市購物

7.多利用附近的公園和運動設施

8.參加當地的運動社團

9.在休息日與家人朋友外出。

10.行走時儘量邁開大步快速行走。

許惠玉主任也提醒尚未邁入銀髮階段民衆,因50歲過後大腦開始萎縮,需透過運動預防及延緩失智症的發生,越早開始,效果越好。而運動的另1項好處是能增加社交互動,除了讓運動更加有趣容易持續之外,互動對於大腦和情緒的改善都有幫助,也能增加自信心、滿足感

※本文由《NOW健康》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