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丁新發現2種「小相手蟹」 連3年都有蟹種新紀錄

安德遜小相手蟹。(圖/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生活中心屏東報導

臺灣蟹類新發現再添兩筆!國立東華大學海生研究曾令光與國立海生館研究人員在墾丁國家公園西岸生態調查時,在萬里桐潮間帶發現2種過去在臺灣未曾記錄過的種類「安德遜小相手蟹」與「毛線小相手蟹」;墾丁西岸地區已連續3年都有新紀錄的蟹類,是臺灣碩果僅存的生物多樣性熱點

國立海生館表示,「安德遜小相手蟹」(Nanosesarma andersoni)與「毛線小相手蟹」(N. vestitum)經常棲息在潮間帶有水的地方,但離水之後仍有良好活動能力,屬廣義陸蟹的一羣。它們在分學上爲「小相手蟹屬(Nanosesarma)」,屬名的字首「Nano-」是微小之意,表示這是相手蟹裡體型最小的一屬頭胸甲寬約只有1mm,顧名思義爲小相手蟹。

▼毛線小相手蟹。(圖/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海生館指出,「毛線小相手蟹」的甲殼密佈細毛,在野外環境像極了一塊長滿藻類小石頭,不容易發現。這個種類以前被認爲侷限分佈在日本南部各島,且被視爲是稀有種類之一,這次的發現,讓本種的分佈疆界更往南延伸到臺灣。另外一種「安德遜小相手蟹」則是全身光滑無毛,常隱身在岩石縫中不容易發現,過去在臺灣也不曾記錄過,也見證臺灣蟹類多樣性之高。

曾令光表示,潮間帶是人人都可以到達的地方,也易受到人爲干擾,萬里桐地區是墾丁國家公園規劃保護區,在做生態調查時,也曾看過一些人做一些違法的行爲。臺灣沿海地區都還有許多未被鑑定出來的生物,若棲地已受到嚴重人爲的破壞,有些物種可能連名字都沒有就被滅族了,「墾丁是臺灣碩果僅存的生物多樣性熱點之一,希望社會大衆可以多瞭解海洋生態的重要性,併發自內心的愛惜它並保護它。」

►►►要聞+趣聞,鎖定《ET即時》粉絲團就對了!

▼安德遜小相手蟹。(圖/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