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會患“死臀綜合徵”嗎

“醫生,我的屁股是不是死了?”

“人活着,屁股怎麼就死了呢?”

“死臀還能復活嗎?”

最近,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運動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劉振龍總是能從患者口中聽到一個新名詞“死臀綜合徵”,伴隨其而來的還有許多關於臀部健康的問題。

腰疼、關節疼可能由臀肌失活引起

劉振龍說:“‘死臀綜合徵’是對於臀部肌肉失活的一種很形象的說法,但沒必要因爲這個說法而太過恐慌。在醫學上‘死臀綜合徵’也被稱爲‘臀肌失憶徵’。由於久坐或相關運動減少,導致臀部肌肉長時間不工作,失去活性、萎縮。”

在劉振龍的門診,許多來看腰疼、關節疼痛的患者可能是由臀肌失活引起的。可患者常常摸着自己的臀部疑惑,不疼又不癢,怎麼會出問題呢?

殊不知,臀部肌肉作爲身體的重要連接點,其力量和健康狀況對於維持身體整體的平衡與穩定至關重要。“臀肌不僅影響到骨盆、腰椎和髖關節的穩定性,還與腰扭傷、腰肌勞損、骶髂關節炎及髖關節問題等多種疾病密切相關。加強臀部肌肉的鍛鍊和保養對於預防和治療這些疾病具有重要意義。”

劉振龍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解釋,臀部共有7塊主要肌肉——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梨狀肌、閉孔內肌、股方肌和閉孔外肌,它們緊密連接着軀幹、骨盆與下肢,扮演着中轉站和核心穩定器的角色。當臀部肌肉力量減弱或萎縮時,便會引發一系列健康問題。

首先,若臀部力量不均勻,骨盆的穩定性會受到影響,可能出現前傾、後傾甚至旋轉等姿態問題。

其次,臀部肌肉的減弱還會影響腰椎的穩定性,導致腰椎小關節紊亂,增加腰扭傷和腰肌勞損的風險,嚴重時可能誘發腰間盤突出。

此外,臀部肌肉對於骶髂關節的穩定也至關重要。長期的臀部肌肉勞損或力量不足可能導致骶髂關節失穩,進而引發骶髂關節炎和疼痛。骶髂關節作爲骶骨與髂骨之間的緊密連接,其穩定性又直接受到臀部肌肉狀況的影響。

最後,臀部肌肉的力量不足還會對髖關節產生影響。髖關節的不穩定可能導致腹股溝區、大腿外側甚至臀部的疼痛,長此以往可能發展爲髖關節的關節炎。

“死”掉的臀肌還可以復活嗎

“對於經常久坐的人羣,比如每天坐兩三個小時以上,臀部肌肉萎縮幾乎是難以避免的。”

劉振龍觀察到市面上一些根據人體工學設計的坐姿椅,“一些工具在一定程度上的確可以緩解久坐帶來的不適,但真正要改善健康狀況,還是得靠積極鍛鍊。‘死’掉的臀部肌肉是可以通過鍛鍊重新激活的。”

劉振龍介紹,通過健身,特別是針對臀肌的鍛鍊,如臀橋、深蹲(注意保持身體平衡,發力點集中在臀肌上)以及壺鈴搖擺等動作,可以有效代償並增強肌肉力量。這些動作能夠刺激臀肌及周圍肌肉羣的收縮,促進肌肉纖維的激活與增長。

劉振龍建議每天進行適量鍛鍊,像是臀橋、深蹲、壺鈴搖擺這些動作每天可練習3組,每組15個,根據個人情況適當調整。在鍛鍊過程中要量力而行,避免追求極限而受傷。

同時劉振龍還提醒,日常生活中,一些不良姿勢也會影響臀部肌肉。因此,站立時應保持雙腳均衡受力,避免長時間採用不良站姿、斜靠或“葛優躺”,這些姿勢容易導致肌肉力量分佈不均,引發不對稱的肌肉問題。

不必糾結於擁有完美臀部

如何判斷自己的臀部是否健康?劉振龍談到,從醫學角度講,還是要從症狀來看,如果沒有發現因爲臀部肌肉引起的腰疼、關節疼或是臀部疼痛,那就是沒問題。

但現實中有很多人不僅希望臀部健康,還希望臀部美觀。對此劉振龍表示,每個人的情況不同,不能強求。

“很多人會爲臀部兩側的凹陷現象感到困擾。”臀部的形狀由臀部骨骼、肌肉、脂肪共同決定。屁股位於骨盆上端和股骨之間。盆骨越寬越扁,骨盆和股骨之間的距離就會越短,有限的空間裡,臀部肌肉就會顯得越圓潤飽滿。若骨盆瘦長,骨盆和股骨之間的距離就會比較長,連接兩端的臀部肌肉會自然出現一個明顯的凹陷。

除了先天骨骼條件以外,臀部兩側的凹陷還與臀肌萎縮緊密相關,臀大肌的萎縮是導致這一外觀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這種萎縮分爲病理性與生理性兩種。”

病理性的情況,如臀肌攣縮症,可能由先天性因素導致,臀肌局部存在纖維條索壓迫,影響肌肉的正常發育和鍛鍊,形成類似瘢痕粘連的狀態,限制了臀肌的功能,導致萎縮和凹陷。後天性因素如頻繁在臀部注射藥物(尤其是兒童時期),對於那些具有瘢痕體質的人來說,注射可能導致局部出血和瘢痕粘連的形成,同樣會引發臀肌萎縮和凹陷。

臀肌攣縮症對患者的影響程度各異,有些患者可能伴隨有彈響髖的症狀,如難以蹺二郎腿或下蹲時受限,需要採取特定的姿勢(如分開雙腿)或聽到關節彈響才能完成下蹲動作。

劉振龍說:“病理性的臀肌攣縮僅通過鍛鍊來改善,效果可能有限。若是屬於生理性的肌肉問題,通過適當的鍛鍊可以得到有效改善。因此,要根據具體原因(生理性或病理性)採取適當的措施,包括鍛鍊和可能的醫療干預,以改善臀部形態和功能。”

劉振龍提醒公衆放平心態,不必糾結於是否擁有完美的臀部。無論是想要臀部飽滿還是健康,都要從減少久坐時間、增強臀部肌肉鍛鍊開始。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譚思靜 記者 齊徵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