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我國僅160公里,印度曼尼普爾一旦獨立,後果到底有多嚴重?

印度是一個充滿着爭議的神奇國家,在我們的印象當中,這裡有滿滿的動盪和不安,不僅高低種姓地位層次差別明顯,而且經常有扒火車、喝恆河水、吃牛糞牛尿的奇葩舉動。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印度內部的分裂情況比起這些“趣聞”要更加嚴重。

尤其是位於我國邊界之處,距離我國只有160公里的曼尼普爾,更是幾乎天天鬧獨立,讓印度面臨着分離危機。

那麼,這個曼尼普爾如果一旦獨立,後果將會有多麼嚴重呢?

不願屈服的民族

印度雖然宗教色彩濃厚,但其實,其中的紛爭與內亂從來就沒有少過。

位於印度東北部的曼尼普爾邦,就是一個實打實的“刺頭”,寧願鬧得頭破血流也要爭取獨立,這是爲什麼呢?

原來,曼尼普爾邦並非一直是印度的“下屬”城市。其實,它曾經是一個獨立的王國,有着千年的輝煌歷史,更有高度的藝術成就。

只是歷史歲月更迭,在各式各樣情況的影響下,才聚合成印度一個國家。基於此,曼尼普爾邦的人民不願屈服於印度,也是情理之中。

曼尼普爾邦的名字,則是來源於印度的一個傳說故事。

傳說有一天,蛇來到這裡觀看演出,並從口中吐出很多的珍珠,使得整座城市金碧輝煌,耀眼異常,也因此,它得名“曼尼”,寓意爲珍珠,“普爾”則代表着城市。

衆所周知,印度最早是被外族統治的地域,歷史根源追溯起來很站不住腳。

可見,曼尼普爾邦不願與印度歸爲一類,也是有情可原。

但是,儘管曼尼普爾邦獨立了千年,最終還是沒有逃過被殖民的命運。

19世紀的英緬戰爭結束時,這裡成爲了英國的殖民地,而這段歷史,也被曼尼普爾邦的人民視爲最屈辱的歷史。所以一有機會,總會再次搖擺起“獨立”的大旗!

曾在1947年,曼尼普爾再度宣佈獨立,但是好景不長,僅僅在兩年後的1949年,曼尼普爾的國王就在非正常的情況下,被迫簽署了將國家併入印度的協定。

這樣一來,這座珍珠城再耀眼,也不復當年獨立時期的輝煌了。

雖然曼尼普爾邦在名義上已經屬於印度,而非一個獨立城市了,可千年的文化歷史造就了一個不願意屈服的民族,該地區自歸入印度以來,所進行的反政府武裝活動和民族分裂活動不斷,被稱爲印度最混亂、最動盪不安的地區之一。

根據數據統計,光是因爲一些叛亂和暴力的活動,在上世紀末至這世紀初的二十年間,曼尼普爾邦的死亡人數就已經達到了近六千人。

不流血的戰爭,勢必會帶來利益上的損失。但流血的戰爭,受傷的卻總是無辜的人民百姓。

多年來,曼尼普爾邦發起的獨立運動犧牲了許許多多人的生命……

而這裡,也有着“印度小中國”的稱號。

“印度小中國”

曼尼普爾邦和中國的淵源深厚,不僅體現在地緣相近之上。其官方語言曼尼普爾語與印度地區語言的發音文字均不相同,因爲,這一語言實際上屬於漢藏語系。

由此可見,數千年之前,曼尼普爾邦或許還和中國互通有無過!

同時,曼尼普爾崇拜和信仰的動物是龍,他們會將龍的圖案、紋身放在各種地方,以表達自己對龍的尊重和嚮往,也讓他們和我們有着同樣的文化特徵,也使其獲得了“印度小中國”之稱。

就像所有不服管教的孩子一樣,曼尼普爾多年來對印度的鐵血手腕深惡痛絕,並且擅長製造各種反動武裝活動來引起印度官方的注意。

他們這麼做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獨立。曼尼普爾邦位於中國邊界,一旦獨立,後果可想而知。

試想一下,曼尼普爾邦獨立之後,會在一定程度上切斷中國和印度之間的經貿文化交往,也會爲兩國的政治活動帶來不便。

而且,曼尼普爾邦一旦獨立,就好像會釋放出某種信號,勢必會增長印度內部其他地區蠢蠢欲動的獨立之心,必然會引發一輪新的民族分離和戰爭。

這對我國地處邊界地區的人民來說,無疑是一個潛在的安全隱患。

不過,儘管深知以上的後果,印度政府也勢必無法完全馴服曼尼普爾邦這個“野孩子”,並且,現在印度所採用的強制手段只能夠維持曼尼普爾鎮表面的和平,是否會引發更大的混亂還未可知。

在這一切都是未知數的時候,我們能做的,只有儘可能的尊重和理解曼尼普爾的人民,畢竟衝突、流血,是無法從根源上解決問題的,曼尼普爾從始至終要的也只不過是個公平罷了。

我們還是建議,印度方面能和曼尼普爾邦的管事人,能夠進行有效的溝通,且減少流血犧牲,一切從人民本身着想。

參考資料:印度還有個“小中國”?當地人信仰東方龍,居民長相酷似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