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已近一月,孩子放學後怎麼做?黃金3小時成長攻略
鄰居家的小女孩悅悅今年剛升入五年級,她不僅在學業上表現出色,還多次在學校的文藝演出中大展身手。
悅悅的父母始終保持着平和的心態,對孩子的成長充滿了信心,這讓我們這羣家長都感到自愧不如。
鄰居給我們分享了他家的教育秘訣,沒有什麼“高大上”的教育理論,那就是充分利用好孩子放學後的3小時。
不同的家庭,在對待這放學後3小時的做法大相徑庭。
或許在短時間內看不出什麼太大差異,但隨着時間推移,孩子之間的差距就會逐漸顯現出來。
鄰居的這番話讓我們不少家長如夢初醒。
大家意識到,孩子放學後的那3個小時的黃金時光,其實蘊藏着無限的可能。
而能否把握住這段黃金時光,爲孩子鋪就一條通往成功的道路,關鍵還在於家長是否願意投入時間和精力去引導和陪伴他們。
01 自主學習的時間
“書本一攤,家裡就亂;筆鋒一轉,氣氛就變。”
這似乎已經成了許多家庭晚上的一幕常態,不少家長在陪寫作業時,情緒失控甚至崩潰的情況屢見不鮮。
但我們必須認識到,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是孩子學業成功的重要基礎,光靠家長陪寫作業只是權宜之計。
孩子如果缺乏自主學習習慣,不僅會在學習路上跌跌撞撞,家長也會倍感壓力和疲憊。
因此,在放學後的這三小時裡,家長不妨參考以下三個建議:
1.學習前的十分鐘,做好一切準備
孩子學習時分心,有時是因爲外部環境的影響,比如手機鈴聲、外面的嘈雜聲,或是書桌上雜亂的物品等。
還有可能是因爲他們自身的某些需求沒有得到滿足,例如需要喝水、吃點心或者調整坐姿。
因此,在孩子開始學習之前,家長應該幫助他們營造一個安靜的學習氛圍,並督促孩子完成一些必要的準備工作,比如:
一旦開始學習,就要全神貫注,避免隨意離開學習區域。
2.與孩子一起規劃學習順序
在晚飯前,暫時沒有下廚的家長可以騰出時間,和孩子進行簡短交流:
將每項學習任務清晰地列出,並與孩子一起商討合理的學習順序。
在學習過程中,每完成一個任務就做一個標記,然後再有條不紊地進入下一個任務環節。
這樣做,不僅有助於孩子形成有條不紊的學習習慣,還能提高學習效率。
隨着學習內容的增多和難度的提升,這種規劃能力將對他們以後的初中、高中的學習生活大有裨益。
3.教會孩子自我檢查的方法
許多孩子在完成學習任務後,往往缺乏自我檢查的習慣,他們可能認爲只要寫完了就萬事大吉,檢查的工作應該交由家長或老師來完成。
但實際上,自我檢查是提升學習質量的關鍵環節。掌握了有效的檢查方法,孩子的學習效果將事半功倍。
家長可指導孩子嘗試以下步驟:
02 探索學習的時間
學習的最大動力,是對所學知識的興趣。
放學後不光是要把作業寫完,還要引導孩子開展探索性學習。
一個對探索學習充滿熱情的孩子,未來總是充滿無限的可能。
探索中所獲得的智慧,將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思維,塑造他們獨特的世界觀。
很多父母都明白探索學習的重要性,但一些孩子似乎對此並不積極,即便被催促也難以展現出真正的興趣。
其實,每個孩子內心深處都藏有對知識的渴望,關鍵在於父母如何點燃這把火。
1.喚醒探索慾望,感受學習的樂趣
我們先要知道孩子爲什麼對探索學習提不起勁呢?
很大程度上,是因爲父母總是基於自己的期望或社會的標準來爲孩子選擇學習內容,卻忽略了孩子的興趣和好奇心,導致他們無法從中找到樂趣。
要培養孩子的探索學習習慣,首先要做的是激發他們的學習慾望。
父母可從孩子感興趣的話題入手,爲他們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
不必拘泥於傳統的學科界限,可以涉及自然、科技、藝術等多個領域。
引導孩子主動提問、自主尋找答案,讓他們在探索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快樂與成就。
2.父母以身作則,成爲孩子的學習夥伴
探索學習,不是父母一句簡單的命令就能讓孩子投入其中的。
但如果父母能夠身體力行,展示出對學習的熱情和好奇心,孩子自然也會受到影響。
3.交流學習心得,共同積累智慧
父母可以鼓勵孩子分享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發現和感受。
同時,父母也可以與孩子交流自己的學習體會和收穫,通過互動加深彼此之間的理解與共鳴。
一個充滿探索與分享的學習環境,不僅能夠增進親子關係,還能激發孩子對知識的渴望和追求。
03 晚飯後的溝通時間
忙碌的一天過後,晚飯後的時光成爲了家庭親子溝通的黃金時段。
在這段時間,不再是餐桌上的喋喋不休的訓斥和講大道理,而是更爲深入、貼心的交流。
著名作家巴金在回憶錄中提到,他童年時期最難忘的,便是晚飯後與父親在庭院裡漫步的時光。
在那些日子裡,父親會與他分享生活中的點滴智慧,引導他思考人生與未來。
這樣的溝通方式,不僅讓他感受到了父愛的溫暖,更在他的成長道路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想象一下,如果孩子在晚飯後能與父母共度一段寧靜的時光,彼此分享內心的想法和感受,這將對他們的成長產生多麼積極的影響啊。
遺憾的是,現實中卻有不少孩子因爲缺乏這樣的溝通機會而感到孤獨與迷茫。
我有一個親戚家正上初中的孩子,因爲實在忍受不了每次晚飯後被父母的數落,有一次就和父母大吵了一架,甚至以不上學來威脅。
當問及原因,孩子含淚說道:“他們每天晚飯後就要說我不如別人家的孩子,可他們從來都沒有看到我的努力啊,我覺得自己太失敗了……”
這個故事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晚飯後的時間不是拿來責罵孩子,而是和孩子開展愉悅和坦誠的溝通。
智慧的父母會在晚飯後創造一個輕鬆、舒適的溝通環境。他們可能會邀請孩子一起散步、做家務或者玩一些家庭遊戲。
在這些活動中,我們可以很自然地詢問孩子:“今天在學校裡有什麼開心的事情嗎?”“有沒有什麼困惑或者煩惱想要和我們分享?”等等。
通過這種提問方式,孩子能夠感受到父母的關心與理解。同時,父母也能更準確地把握孩子的心理狀態和成長需求。
當孩子敞開心扉時,父母要做的便是耐心傾聽、給予積極的反饋與適當的引導。
晚飯後的溝通時間是一段屬於家庭的寶貴時光。只有當我們用心投入、真誠交流時,才能讓孩子感受到家的溫暖與支持,從而建立起緊密而和諧的親子關係。
結語
孩子每日歸家後的這段寶貴時光,既是休息調整的良機,也是智慧滋養的源泉。
我們既要讓孩子感受到家的溫暖與輕鬆,也要巧妙穿插知識與啓迪的火花。
如此佈局,有助於孩子塑造均衡的學習生活節奏。
而最爲關鍵的是,這些共同度過的時刻,將成爲父母與孩子相互成就、共同進步的見證。
新學期伊始,讓我們引導孩子把握好放學後的“黃金三小時”,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定將見證孩子煥然一新的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