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徵耗水費朝枯水期收費 最快明年開徵

開徵耗水費定調,行政院蘇貞昌18日在行政院會表示,有關開徵耗水費時間規劃「尊重」水利署。根據水利署規劃開徵耗水費朝枯水期每年10月至隔年4月收費、使用再生水或投資節水設備得減徵、制定緩衝期照顧產業,並依不同行業訂定費率,最快將在明年開徵。

水情警報,水利署今天在行政院會報告抗旱整備與應變報告」,有關開徵耗水費,水利署初步規劃朝枯水期收費、使用再生水或投資節水設備得減徵、制定緩衝期照顧產業,依不同行業訂定費率,後續將盡速完成徵收辦法公告以利推動,最快明年開徵。對此,蘇揆表示「尊重」。

水利署並推動抗旱水源2.0計劃,強化整備水情燈號黃燈以下地區抗旱水源,包含強化區域調度、伏流水開發、淨水場周邊水源利用臺中緊急海淡、增設淨水處理設備、建築工地地下水利用等,可增加每日16.8萬噸水源,相當於苗栗地區用水的七成。

水利署也規劃未來十年投入1,600億元的水資源建設,包括強化海淡廠、興建再生水廠等,預估2031年後,整體水量每年可增加10億噸,其中供新竹科學園區使用的新竹緊急海淡廠,目前已經完工。

水利署報告指出,過去四年政府前瞻計劃投入287億元辦理水資源建設,包括桃園支援新竹備援幹管防災備援水井及伏流水等;但因降雨持續偏少,爲提前部署而推動抗旱水源2.0計劃。

水利署規劃未來10年投入1,600億元,透過水庫清淤壩體加高,及推動海淡水、再生水、人工湖、伏流水與強化供水管網等方式預計到2031年可年增10億噸水量;其中,將規劃興建11座再生水廠,每日可增加33萬噸再生水。這11座再生水廠分別坐落在高雄臺南、桃園、新竹及臺中。新竹、高雄兩處,是因應臺積電潛在投資計劃超前部署;桃園則是挹注觀音工業區、桃園煉油廠、桃園航空城等開發案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