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陸》北影節《悲情城市》天價黃牛票,侯孝賢知道嗎?

第13屆北影節最拚手速影片。(映畫臺灣)

到底是誰在4月18號中午12點,僅以6秒的速度,就搶空了北京國際電影節《悲情城市》4K數字版的電影票?

據說還有人求票出價到9000元(人民幣,下同)!

誠如預料的那樣,之後很快,「黃牛」就在二手平臺出現了,而且最高叫價到8000元(約新臺幣3萬6千元)一張!

8000元之於9000元,是周瑜之於黃蓋嗎?!

沒有搶到票也就算了,還要被「黃牛」噁心一次,這種歧視性與譏諷言語,真心建議二手平臺永久封殺賣家。

好想知道,《悲情城市》在北影節被炒到8000元這件事,侯孝賢導演知道嗎?

沒事,來北影節參加《悲情城市》映後的侯導合作伙伴廖桑廖慶鬆一定會給他說。但相信影迷更關係侯導的身體,可以一併詢問廖桑啦。

8000元之外,在二手平臺上的各種價格不等的賣家也出現了,也是翻了好多倍。那個「天津彭于晏」炒到1500元的票,竟然有33位冤大頭想要!

還好,這些天價二手票在二手軟件已經消失了。

大家還記得2018年上影節的時候,曾經有「一張《小偷家族》首映式電影票換上海內環一套房」的誇張求票嗎?

但不會真的有人就心頭一熱去買了高價二手吧?!

讓人感慨在任何時代,「信息差賺錢」真的永遠存在啊。

以不久前剛剛開通的重慶到香港西九龍的高鐵爲例,單程628元,往返不超過1300元。

4月27日《悲情城市》4K數字版在香港公映,高先電影院當天第一場預購截止昨天都還有餘票(綠色爲空位)。大家看看票價,75元!還是港幣。即便是晚間也才125港幣,摺合人民幣也纔不到110元。

好,我們就以重慶坐高鐵去香港爲例,就算你是專門去香港看《悲情城市》,加上食宿,一趟也不會超過2000人民幣的。

在天價二手《悲情城市》電影票頁面下面的評論,一水兒的「去香港看,別便宜了黃牛」。

還有一個消息就是,耗時十年建造的亞洲首個當代視覺博物館M+,策劃了一個6月活動叫《鉤沉與遺珠》。

更具M+的官方消息,今年6月的每個週末都要在M+的戲院(電影廳)放映《悲情城市》。想看的朋友,選一個週末去香港就好,還可以提前訂票。

今年香港國際電影節「不小心」去M+看片或參觀的朋友,都說被M+的藝術氣質給驚豔到了,以後肯定是熱愛文藝的泛影迷羣體到香港的必打卡之地。

最後多聊幾句。

所有所有的經典電影,不可能這次看不到,就沒有下次了,相信未來總有機緣。

《悲情城市》的版權持有人邱復生先生都說了,這次4K數字版三年內不上流媒體,不出音像製品,只在影院上映。

這裡的影院,可以是臺北光點,也可以是香港高先。那麼有沒有這個可能,它會是北京文慧園路3號,它會是上海漕溪北路595號,作爲三年內的日常放映(猜想+推測+大聲敲碗!)。

以及,北影節開了大陸放映的先例,上影節、金雞百花、絲綢之路、平遙、FIRST、IM影展、兩岸影展之臺灣電影展、澳門國際電影節,大大小小的影展或電影活動,是否也有放映的可能性?

《悲情城市》能在大陸展映,意義其實大於能買到票的本身。老楊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一一》《獨立時代》《麻將》等能在大陸的影院看到,纔是影迷期盼的更高目標(當然,可能要用一生去等待咯)。

那麼,對經典電影的執念,不是用一生去等待的事嗎。所以,對一部電影,哪怕是非常經典的電影,都不要太有執念,而是隨緣。

對電影的熱愛,是對所有電影的熱愛,而不是對某一部電影耿耿於懷。(臺片所)

(本文來源:「映畫臺灣」公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