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兩岸》上海座談 說臺灣文言文教學

上海座談會現場盛況。(作者提供)

2024年秋末,上海健康醫學院臺籍教授崔立有博士,策劃籌辦並主持了一場有趣的座談會,名爲「古韻今風,情繫中華」。探討當前臺灣文言文教學現況,與青少年家國情懷的關係。這場別出心裁的研討會,午後在上海的會議室盛大展開。現場人頭鑽動,主辦單位所準備的椅子,高朋滿座,可見當時熱烈參與的空前盛況。其實不只現場冠蓋雲集,通過網路線上參與的學者專家,和第一線上的老師和同學,包含了來自北京、漳州、莆田、臺北、高雄等地,兩岸六地的有志之士,紛紛提出自身的經驗,踊躍建言。

小弟何其有幸,也躬逢其盛參與了這一次線上會議。小弟在臺灣是教英文的,不過一介番文教師,居然也來磨蹭文言文教學,其實有其淵源故事。因緣際會,小弟在今年夏天,參加了河北草原的調研。本團的主辦人孫紅文女士,是中華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協會理事長,也是世界傳統文化院臺灣分院的院長,暨中華易經教育協會秘書長。孫女士雖身兼三職,但因此地的去中政策,也特別率領了一批熱愛中華文化的老師和同學,以踏實的腳步,來此體驗學習,丈量大陸美好江山的多嬌風貌,見證廣褒大地的光輝印記。尤其是課本上缺少的那一章,中華文化篇,孫女士親自帶大家來,實地教學現場補課。

所謂行得千里路,勝讀萬卷書。途中巧遇舊識,在政大傳播所就讀的Ruby,還有同行的上海崔教授。崔教授當場給我一份文言文教學的問卷調查,我很驚訝,崔教授是醫學博士,居然也衷情古文教學,也更驚喜彼此是同好。恰巧內人也任職醫院的醫檢師,諸多巧合,加之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從中牽引,可謂相見恨晚,投機話總是說不完。

想起我的文學因緣,高一的作文都得用毛筆寫。有一天教國文的趙老師,要我用600字稿紙,重新謄寫一篇拙文,之後就在《中華日報》上發表。還記得當時領到稿費130元,當年的新臺幣是什麼幣值?一場首輪電影40元,就是一篇文章見報,可以看三場電影的概念。

而後我放棄最愛的中華文史科系,爲了滿足家人期待,說方便將來就業市場,我進了洋文系,畢業也拿了洋人的獎學金,到番邦轉念企業管理。但是我的文史根沒有斷過,文史夢沒有停過,中華文化也常在我心頭繚繞。回到教育崗位之後,我以一位番文教師,在臺灣的《中央日報》發表多篇古文今文的研讀心得。其中有一篇《陳之藩側記》,獲得選入翰林版教科書,國中國文第二冊的教師手冊之中。當初選我此文的國學博士教授,如果知道我是執教ABC的,不知有何感想?

因此種種,我接受了崔教授的邀請,參與此次座談。其實也不算離譜,或是撈過界,因爲崔教授在醫學院猶衷情文言文,我們小老百姓,私好文言古文,也只是剛好而已!

這場座談會涵蓋五個主題。一是臺灣文言文教學現況,與文化認同的關聯性。二是青少年文化認同的挑戰,與文言文教學的補救策略。三是文言文教學創新,與文化傳承的實踐探索。四是兩岸文言文教學合作,與互相評鑑學習的可能性。五是家庭與學校協力,來強化文言文教育的效果。

若要問我以上,小弟一非專業文史教師,二沒有任何預設立場,不論是政治、宗教、文化、或是種族之類,三我僅提供個人經驗作爲參考(speak for myself)。

作者也參與線上討論。(作者提供)

文言文教學的問題核心,不在於老師如何教,而是在於,學習者要了解如何自修自學。換句話說,學習者應該要自我摸索,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學習之道」(learning how to learn)纔是重點。進而言之,「方法學」纔是重中之重,才能跳出既有窠臼,才能一針見血,徹底解決文言文要如何教?又如何學?衆說紛紜的混亂陷阱之中。

若真要說到,最好的教學模式,不只是文言文,其實每個時代,每個學校,在一段時間之後,都會傳出明星教師或是麻辣鮮師的新聞故事。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五百年。不足爲奇,但是問題是,這樣的招牌明星,能夠紅多久?不管是PowerPoint ,AR, VR,影片戲劇,或是虛擬實境,花招百出,層出不窮。也是小弟自認廉頗老矣,老狗玩不出新把戲,所以希望回到古代,孔子和門徒的師生私塾制,私塾家教,開班授課,師生互動密切強烈,不需要任何現代化教育科技的儀器或道具,只要一本教科書,老師在講堂就靠一張嘴,單純的裸教,和問答討論。

但是世局動盪不安,世事變幻不居,無常成爲世界唯一不變的恆常真理。你我豈能固執守舊,不知變通?更何況是爲人師者?以前的教訓說,要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現在可能不需如此,小弟只建議學生,吃得苦中苦,但求人中人。人中人就好,不用當人中之龍,成爲芸芸衆生當中,一個不起眼的路人甲,觀衆A就好。老實生活,平安度日即可。

若要再提文學無用論,那麼學習文言文一事,可能更是無用至極。但是誰知無用之用,可能適爲大用,正好用來安身立命,足以一生享用不盡。所謂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隱,田園將蕪,何不歸去?論語不也有說到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而你我爲人師者,一本書,一支粉筆,在教室,學生不堪其擾,老師也不改其志呀!(黎家慶/英文教師)

【徵文啓事】

中時新聞網「兩岸徵文」欄目,徵文主題:臺灣人看大陸、大陸人看臺灣、兩岸看世界、兩岸一家人、兩岸新時代,歡迎全球華人投稿。

期盼作者透過親身經歷的故事,刻畫兩岸社會肌理,描繪世界見聞,打破刻板印象,促進兩岸民衆相互瞭解、建立全球視野,向讀者展現時代的脈動與發展趨勢。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520ROC,歡迎線上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