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公職、研究所纔有「錢」途? 父母:聽爸媽的準沒錯

父母期盼孩子有穩定的工作。(示意圖/取自pixabay網站

文/陳芃澄

每逢畢業潮,就是求職的旺季,對於成爲社會新鮮人的學生而言,人生第一份正職顯得格外慎重與緊張,其中部分家長會將自己的意見,強押在子女身上,又以「聽爸媽的準沒錯」、「我是爲你好」諸如此類的口頭禪告誡。憂心孩子從冷門科系畢業,在職場失去優勢,便設法勸說考公職理由是「鐵飯碗不怕失業」、「工作穩定」、「起薪比外面的小職員高」、「有保障」⋯⋯等等,或者是再去進修考研究所碩士比較受僱主青睞,能選擇的職缺也比學士多,總歸一句,這兩個選項就是「錢」途多。上一代的環境,多是務農、清寒貧苦的背景,父母因從小苦到大,認爲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才能讓生活無後顧之憂,其實這些都投射出家長的不安及不信任,害怕子女與自己過去一樣,整天爲錢發愁,二來在舊有的認知中,高知識份子公務員體面,又能與街坊鄰里炫耀,因此要求孩子成爲自己想像中的模樣臺灣父母有個奇怪的迷思,從小就把孩子送往補習班才藝班,不能輸在起跑點上,無時無刻都在拼高分,這一切都是在替未來鋪路,正因爲在教育這塊砸錢,所以表現得好是理所當然,當中也有不少人用成績換取自己的面子,滿足虛榮心罷了。愛是一把雙刃劍運用得好能成就子女,過頭恐讓親子關係遍體鱗傷,一昧地用「因爲爸媽愛你,所以把最好的都給你。」這句話教育,只是無視真正的需求,漠視他們擁有選擇的權利,父母雖是給予孩子生命造物者,但並非主宰生命的人,長期處在以愛爲名的高壓環境,恐演變成慢性的精神虐待。

您有滿腹媽媽經、爸爸經想大聲說出來嗎?《ETNEWS新聞雲》親子版歡迎您來分享育兒心得,灌溉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來稿請寄「parenting@ettoday.net.tw」,並請註明「個人簡介」。本報保留篩選、修改權限文章登出不另行通知,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更多孕兒婆媳婚姻相關話題(報喜文、集氣文、抱怨文等),歡迎加入「歐膩的育兒媽媽經~姐就是要碎碎念臉書社團一起交流討論,也歡迎大家秀出任何寶寶照、懷孕照、個人美照跟臉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