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疾病!返農青年養臺灣孔雀魚 打敗德比美日獲冠軍

▲動保處建議孔雀養殖業者改用獨立的維生系統,這樣纔能有效地控制疫病傳播。 (圖/ 新北市動保處提供,下同)

記者陳思妤綜合報導

新北動保處6月上旬輔導訪視轄內的孔雀魚育種場,發現業者雖然對孔雀魚養殖及育種有着高度熱忱,但現有60多個魚缸,飼養2百多隻孔雀魚種苗,且魚只偶有羣聚疾病,造成育成率不佳,經獸醫指導後改善水質,順利減少病原傳播,現在也讓育種有成的孔雀魚順利參與國際比賽,使臺灣培育的孔雀魚走向國際舞臺

孔雀魚育種場業者呂安仕於6月初送驗魚體,請新北動保處協助疾病監測及檢診,查明魚病原因,呂安仕表示,「魚缸內魚只常有一些潛在疾病,造成育成率不佳且品質大爲下降」,動保處現場發現育種場採用循環維生系統,容易使前一個魚缸帶有疾病的水流往下一個魚缸,因此建議將循環維生系統改採獨立缸座換水,阻絕潛在病原傳播問題,魚缸內水質保持在中性至微鹼性溫度維持攝氏22至24度C左右。經動保處再次於6月下旬前往現場訪視,現場已採用獨立缸座,已無發現魚羣發性感染,育成率已提高1成,孔雀魚個體品質也大大提升。

▲孔雀魚育種場主人呂安仕因喜愛美麗事物,並秉持着鮭魚返鄉」的精神,所以就一頭栽進孔雀魚育種世界。他經常帶着培育的孔雀魚參加各項國際性比賽,如德國比利時美國日本韓國國家參賽且屢獲冠亞軍殊榮。

孔雀魚育種場主人呂安仕是返農青年,現任臺灣孔雀魚協會會長,因喜愛美麗的事物,並秉持着「鮭魚返鄉」的精神,所以就一頭栽進孔雀魚育種世界。他經常帶着培育的孔雀魚參加各項國際性比賽,如德國、比利時、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參賽且屢獲冠亞軍殊榮,更已成爲世界級孔雀魚競賽評審委員,儼然是臺灣農業之光,儘管育種之路艱辛又耗時,期待着臺灣能被世界看到的心從未間斷,將優良的孔雀魚種推向國際舞臺,讓「世界看見臺灣」的美事更添一樁。

對此,農業局長李玟則表示,「農林牧業需要更多有志青年投入心血,以創新思維模式提升傳統產業價值,從而打造出與衆不同農業新標準,帶動產業競爭力,而觀賞魚產業是近年來新興產業,現在正逐漸成爲風潮。」她也提醒養殖業者應注意動物輸出入皆須檢疫,才能確保自家魚苗健康不感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