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慘摔波及 Klarna市值腰斬

外媒引述消息報導,Klarna先前在5月曾與潛在金主洽談10億美元募資計劃,當時預估市值300億美元出頭。沒想到才過一個月,近日該公司提出規模至少5億美元的最新募資計劃時,預估市值只剩150億美元。

總部設在瑞典的Klarna是執行長席米亞託斯基(Sebastian Siemiatkowski)與兩名友人在2005年創辦的金融科技公司,主打「先買後付」的行動付款服務,由Klarna與商家合作,讓消費者在實體門市或電商平臺結帳時,享有分期零利率的付款方式,而每期帳單是從數位帳戶直接扣款,企圖與信用卡公司搶生意。

2020年全球疫情爆發後,網購需求爆量加速Klarna事業成長,使公司市值在2021年3月達到310億美元。2021年6月軟體銀行第二檔願景基金(Vision Fund 2)及Sequoia Capital、Silver Lake、Dragoneer投資集團等創投公司聯手投資Klarna,將公司市值推向456億美元,成爲全歐洲最市值最高的金融科技新創公司。

2021年Klarna處理的付款交易總額高達800億美元,較前2020年增加42%,但好景不常。2022年第一季該公司淨損25.7億瑞典克朗(約2.5億美元),較2021年同期虧損擴大三倍。該公司將原因歸咎於經濟環境動盪,並宣佈裁員10%。

2022年以來投資人對先買後付服務的獲利前景漸失信心,原因除了經濟環境不佳之外,市場競爭日漸激烈且各國政府加強監管也阻礙業者成長。蘋果近日宣佈2022年底前打算在美國推出先買後付服務,巴克萊銀行及PayPal也推出類似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