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報/陸資加入搶人大戰 臺企變沒價值的空心菜

圖、文/ 科技新報

這幾年臺灣社會上蔓延就業問題薪資凍漲、年輕人低薪連帶物價房價高漲,讓臺灣民衆面對前途茫茫的未來,第一次感到束手無策。其實,造成上班族就業焦慮的原因很多,若將視野拉高來看,大陸市場陸資企業崛起所造成的亞太區域重心轉移,是導致臺灣就業環境一年不如一年的關鍵因素

全球化加陸崛起,臺灣反邊緣化努力不夠

臺灣組裝代工早就轉往大陸,除了生產製造業被陸企趕上,臺灣較具有高階技術產業也面臨威脅。這幾年大陸政府早就開始觀察臺灣高端科技業運作,偷學搶人不斷上演,若臺灣科技業不往高處爬,不出幾年,臺灣的面板、LED、太陽能,甚至 IC 設計等等都會被大陸企業取代,臺灣不只會成爲科技業空城,連人才都會消失,產業會被整個拔走。

無論你認爲這是陸收臺的政治戰略與否,事實上,大陸企業崛起,不只臺灣怕,全世界都受到威脅,都在緊盯着市場動態,適時的架高進入門檻,保護本國企業。這是區域重心轉移的過程和事實,也是市場開放的必然性。全球化下的競爭已經夠激烈,遑論臺灣處在大陸這塊全世界最龐大的巨獸身旁,但明顯我們的政府和企業警覺心都不夠,永遠不知道後頭追兵來的有多猛。

不要怪挖角,是臺灣人纔不願意低就

這多少跟臺灣企業決策首重成本導向有關,經緯智庫副總經理林知明指出,「臺灣企業反而承襲了中國節儉的傳統文化,用人節儉且只求短利,企業 HR 找人都是找便宜的人,替企業省錢反而算是他們的績效。」長期下來,臺灣人才薪情受到壓抑,自然而然在心中衍生出走的念頭

前幾年是陸資重金挖角臺灣人到對岸工作,現在因臺灣政策逐漸開放,直接來設點比挖角到對岸更容易,搶人搶得更快。這對臺灣企業來說,絕對是一大損失,過去因爲外商企業門窄,加上要人才離開家鄉到對岸工作誘因不大,臺企不怕人才流失,警覺心不夠。現在面對全球化競爭,人想往高處爬,也願意出走,這幾年陸資來了,薪資福利還比照外商辦理,好人才更不願意低就臺灣企業。

行銷缺國際練兵,技術人才流失臺企面臨空心化

陸資企業除了薪資福利是一大誘因,給予員工舞臺更是臺灣企業比不上的,林知明表示,以前臺灣佔有亞太區域中心一角的年代,臺灣從事業務行銷的人才思維是非常國際化的,但當重心轉移到大陸,臺灣企業邊緣化,員工看的只有臺灣一個市場,手中握有的預算遠遠比不上一個在大陸北京或上海任職的員工,市場受到限制,舞臺等於沒了,陸資想在臺灣高薪聘用好的人才,甚至面臨找不到的窘境

臺灣還剩下甚麼樣的人才是外資企業或陸資想要延攬的,林知明認爲臺灣技術人才仍然具有優勢,這些人是臺灣多年培植下來的果實,如今因爲企業不長進,人才逐漸外流到外資企業,不只陸資積極挖腳,韓國廠商也在高薪搶人,對臺企來說,沒有技術人才,就沒有研發能量,長期來看臺灣企業已面臨空心化。

臺企業務行銷人才格局不夠大,也沒真正練過兵,使得這幾年品牌企業找行銷人只能外求,現在技術人才又紛紛流失到亞洲各國發展,年輕人看到這樣的就業環境,原本不願意出走的現在都紛紛轉念,不願意留在家鄉獨留臺灣成爲空城,屆時臺企就算欲振也乏力了。

▲ 經緯智庫 (MGR) 副總林知明呼籲臺灣企業應正視陸資與外資企業搶人問題,將獲利投資在研發與人才培育上。

延伸閱讀:

美國最令人嚮往的職業數學家,臺灣人才準備好了嗎? 美科技業年薪傲人,但離幸福企業愈來愈遠 華爾街日報蘋果宏達牆腳、兩岸招兵買馬籌組團隊

【本文章由科技新報授權提供,更多精彩內容請詳科技新報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