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頓披露:當年爲了打贏朝鮮戰爭,美國共投入了200萬軍隊

朝鮮戰爭過去70個年頭了,人類應該吸取哪些教訓?這個問題最應該讓當年的戰敗國美國回答一下。不過,估計也問不出啥來,看看它的行爲,就知道它還是沒反省。

朝鮮戰爭打了敗仗,美國長期用一個說辭來爲自己開脫,稱志願軍採用人海戰術,勝之不武。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克林頓給出了答案,他說,當年美國共派了200萬兵力。中國呢,是190萬。可見,美國參戰人數一點也不少!

美國爲啥派這麼多兵力參戰?它應該吸取哪些教訓呢?

美國賣力打朝鮮戰爭圖啥

關於朝鮮戰爭美國派了多少兵力,國際上一直有爭論,美國自己公佈的數字是30萬。

但隨着戰爭細節越來越多披露出來,這個數字越來越受到外界質疑,有些專家推測,美國投入的兵力至少有100萬,甚至可能接近300萬。

後來,美國前總統克林頓給出答案:當年爲了幫助韓國打贏戰爭,美國派出了200萬軍隊。此言論一出,引來不少圍觀,畢竟,這與美國一貫追求坐收漁利的實用主義形象有出入。

很多人不解,美國爲啥這麼賣命幫韓國打仗呢?這就要從二戰後的冷戰局勢說起了。

戰後,蘇聯強勢崛起,一手撐起了社會主義陣營,跟美國主導的資本主義世界,分庭抗禮。美蘇更是不分伯仲,競相爭奪世界霸權。

爲了削弱蘇聯及其領導的社會主義陣營,美國琢磨出一個遏制戰略,就是聯合一切勢力,動用一切力量,阻止社會主義陣營發展壯大,也就是咱們常說的,反共產主義。

圍繞這個主題,美國積極活動,先後搞了杜魯門主義——插手全球的政治、經濟、軍事等事務,馬歇爾計劃——拉攏歐洲盟友,北約軍事組織——對抗、震懾蘇聯。

可以看到,當時的美國,對反蘇、反共產主義,是煞費苦心,不遺餘力。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朝鮮戰爭開打後,美國情報部份就提交了一個分析報告,認爲這場戰爭是蘇聯指使朝鮮發動的,四捨五入就等是蘇聯搞的,它的目標就是讓朝鮮統一半島,進而讓它在爭奪世界霸權上獲得更多的主動權。

此外,報告還詳細分析了蘇聯的戰略動機,包括以下三點。

一是削弱美國在亞洲,尤其是東南亞的影響力,動搖東南亞國家對美國提供安全保證的信心,蘇聯的威信由此會大幅度上升。

二是向日本施壓,逼迫它保持中立,遏止美日同盟發展,讓美國在日本的軍事部署的價值大大縮水。

三是考驗美國全球干預、對抗社會主義陣營的決心,到底是嘴上說說,還是會動真格的。

可以看到,這個報告,把蘇聯視爲戰爭的始作俑者,而且把這場戰爭看作是蘇聯搞霸權擴張的一部分,直接威脅到美國主導的資本主義世界。

由此,報告建議,美國應該積極介入戰爭,而且要全力以赴,幫助韓國打贏這場戰爭,否則就是向世界暗示,美國害怕蘇聯強權,不敢出手。

如果打贏戰爭,美國就可以在亞洲樹立起威信,不僅韓國、日本會死心塌地跟着美國,連蔣介石政權,以及東南亞國家,還有歐洲盟友,都會信賴美國可以提供強有力的保護。

這份報告,很契合杜魯門政府的心思,隨後全部被採納。

於是,美國就武力干涉朝鮮戰爭,不僅援助大量武器和裝備,還陸續派出了200萬軍隊,親自下場幫着打仗。

結果大家都知道了,美國打輸了。如今,70年過去了,美國政治精英是否吸取了當年的教訓呢?並沒有。

他們沒有吸取教訓

去年7月,美軍一艘核潛艇跑到韓國釜山港,這個核潛艇還帶着核彈頭!這個舉動不尋常啊!

首先,美軍戰略核潛艇,已經40多年沒出現在韓國了,突然造訪必然是想傳遞一種信號。

此後不久就是朝鮮戰爭停戰70週年,美國的用意昭然若揭。美國政客還怕全世界不知道,特別說明,此舉就是想敲打中朝兩國,既是警告,也是震懾。

這個舉動,不難讓人想起,此前尹錫悅訪問美國時,公開提到長津湖戰役,說它是美軍創造的奇蹟,特別感謝美國的“仗義相助”。

咱們都知道,長津湖戰役,是美軍上演的最漫長的敗退,這不是咱們說的,而是美國前國務卿親口說的。

這次戰役,美軍損失了2萬多人,包括一個軍團司令,妥妥的夢魘。尹錫悅爲啥這麼說?很多人都吐槽他無知,討好美國過了頭。

這話前半句沒錯,後半句是關鍵,因爲美國政客愛聽啊。

朝鮮戰爭,在戰後美國國內被視作美陸軍最大的敗績,被美國政刻意遮蓋多年,如今搖身一變,成了美國政客挑起半島緊張局勢的一張牌。

美國政客想挑起的,可不止半島危機,他更大的意圖,是臺海和南海,是針對中國的。這可不是咱們妄加揣測的,而是美國政客說的。

就在美國核潛艇去韓國之前,一位專注於中美戰略競爭的政客,寫了一篇文章,稱美國要吸取朝鮮戰爭的教訓。啥教訓呢?他特別指出了三點。

一是玩好兩張牌,一個是武力威懾,一個是軍備。有事沒事都亮出家夥,多多喊喊話,同時要時刻準備戰鬥,增加軍事投入,尤其是對臺灣當局的軍事武裝,以備不時之需。

二是政治和軍事手段配合使用,效果更好。美國政客的政治運作的靈活性很大,可以爲武力介入拓展更大的活動空間,無論結果怎樣,美國都能遊刃有餘,應對自如。

三是一旦戰爭打響,放手去幹,別束手束腳的,理性剋制的君子之風,會招致更大更囂張的報復行動。

可以看到,美國政客不僅對當年的朝鮮戰爭反省不夠,更是對當前形勢認識不清,完全跑偏的狀態。

要是任由這些政客煽動輿論,美國人難免不會再重蹈覆轍,自食惡果。更重要的是,它還會拉上整個世界一起陪葬!

毫無疑問,美國政客們應該醒醒了!

美國應該記住

朝鮮戰爭過去70多年了,半島仍沒有實現實質和平,緊張對立是幾十年來的主旋律。

期間雖然有過寶貴的和平曙光,甚至朝韓雙方几近關係正常化,但都因美國的強勢介入,粗暴干涉,惡意挑撥,而化爲泡影。

毫無以爲,半島是美國手裡的一張牌,通過這張牌,他意圖製造朝韓、中韓、中日、朝日之間的緊張對立,甚至彼此劍拔弩張,進而通過所謂陣營對抗。

一來讓東北亞永無寧日,各國對立而陷入內耗;二來拉住日韓,強化美日韓同盟,終極目的是對付中國。

日韓在美國對華地緣圍堵的中的角色,算得上是1號主演、2號主演。

美國的算盤打得震天響,組織多個外圍小圈子,比如美日印澳,還有最近嚷嚷着要擴員的奧庫斯,同時,進一步夯實第一島鏈,企圖鎖死咱們。

所以,你看,美國忙壞了,一邊給羣演菲律賓機會演配角,另一邊不斷給主演日韓加戲,一心要把鬧劇演成好萊塢大片。

顯然,美國並沒有搞清楚狀況,建議它停下來好好想想。爲了幫助它想明白,咱們在這裡提點一下。

首先,美國是既有國際秩序的大贏家。

既有國際秩序的鮮明特點是什麼?全球化。

藉着全球化的春風,美國利用美元霸權,收割世界,成就了空前的繁榮;利用美軍,稱霸世界,成了世界警察;依託超強國力和“自由民主”的榮光,主導世界事務,收穫了極高的國際聲譽和影響力。

時至今日,美國仍然在享受這些好處,並將長期享受下去。不過,如果它一意孤行,非要搞逆全球化,回到冷戰模式,那它不僅享受的所有好處都會消失,而且還會加速衰退。這是倒行逆施的惡果。

其次,中國可不再是當年的一窮二白了。

打朝鮮戰爭時,新中國剛成立不久,百廢待興,要啥沒啥,武器裝備都落後於核大國美國,志願軍憑藉頑強的戰鬥意志,以弱勝強,打贏了戰爭。

如今,中國也是核大國了,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軍力,妥妥的大國標配。要搞事,請三思。

再者,美國還是應該好好反思一下朝鮮戰爭。

爲了面子,說志願軍以多勝少,贏得不光彩,是一回事;要是真的一味遮掩,不認真反省,不吸取教訓,勢必要吃更大苦頭。

其實,戰後,美軍親歷戰爭的將士,都有着很深的挫敗和慚愧,坦誠跟解放軍打仗是選錯了對象。這些只不過被美國政客們粉飾遮住了。

想想看,中國又窮又弱的時候,就憑着一口氣,美國都沒打贏,現在富國強兵,意志不減,美國有多少勝算?美國政客,醒醒吧!

結語

美國現在緊鑼密鼓地進行部署,意圖把地緣圍堵跟軍事武裝結合起來。

它不是搞了很多個小團伙嘛,比如美日韓、美日菲、奧庫斯,它要把這些軍事夥伴集結到一起,在中國周邊,像東海、南海,搞常態化軍事演習,明目張膽針對中國。

這是這次美日領導人會晤所傳遞出來的信息。美國呢,顯然是沒有從朝鮮戰爭中吸取教訓,它意圖把世界綁上緊張、對立、孤立的冷戰格局,目的就是把中國打壓、制服,保住明顯式微的美式霸權。

中國的軍力變強暫且不談,就說它組建的這個龐大的軍事聯盟,真是鐵板一塊嗎?

見面時各個意氣風發,啥都行,啥都能幹,發表聲明也是口出狂言,關切這個,關注那個,動真格時,誰肯強出頭?咱們要抓住這一點,採取非軍事手段,各個擊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