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年演講的寒冬:年輕人用腳投票,500塊夜校更有性價比

新一年的序幕拉開,人們蓄勢待發,希望尋得一支上上籤,安定心神。

2024年前夕,羅振宇、吳曉波等衆多商業財經博主舉辦了跨年演講。講臺上他們像往年一樣妙語連珠,講述着2023年的所見所得和未來的所思所想。

但不同的是,今年的跨年演講不再刷屏朋友圈,網上輿論不再喧囂,媒體的相關報道也大量減少。

不確定的年代,人們選擇的上上籤不再是跨年演講,不再是商業財經博主們的知識付費,而是更具性價比,更有前瞻性的抖音、知乎、小紅書、夜校。

暖春將至,但商業財經博主們的冷意卻並未退去。

演講遇冷

秒針的“嘀嗒”聲響起,臺上大屏幕的圖案不停轉換,黃、紅、粉、藍等色彩交織,最終匯聚成了一幅多彩鐘錶的圖像。

圖像中央寫着“時間的朋友2024羅振宇跨年演講”幾個字。伴隨着振奮人心的音樂,羅振宇揮着手,大步走到舞臺中央。

2023年12月31日晚8點半,羅振宇的第9場跨年演講在深圳春繭體育館開講。

“請您繫好安全帶,收起小桌板,調直座椅靠背。”在一片掌聲中,羅振宇總結了2023年的感受,開啓了2024羅振宇跨年演講。

此前一天,在極氪5G智慧工廠裡,吳曉波帶着團隊正在進行“預見2024吳曉波工廠年終秀”演講。

吳曉波把工廠比作“我的第二個書房”。他試圖通過工廠,觀察中國的經濟發展,

在他眼裡,工廠是中國經濟真正的基本盤,只要工廠還在冒煙,機器還在運作,新的原材料源源不斷地從各個車間門進來,產成品從另外一個車間門運輸到全國以及全球各地,“我們對中國經濟的基本面就仍然能保持堅定的信心。”

羅振宇和吳曉波都在跨年演講中闡述了他們對2023年的觀察和感受,並給予了2024年的預測和建議。

除此之外,潤米諮詢創始人劉潤、中國經濟學家任澤平、暢銷書作家張萌、優勢星球發起人崔璀的,都在最近舉辦各自跨年演講。

雖然從整體來看,參與跨年演講行業的商業財經博主規模不斷壯大,但從微觀觀察,個體的跨年演講吸引力正在下降。

羅振宇的2024跨年演講結束後不久,就有網友在微博發文稱,“羅振宇跨年演講上座率不足1/3,內場4900的票開場前跌到1500元,對形勢判斷不足的黃牛虧麻了!”

雖然羅振宇在朋友圈發文闢謠,表示“人數還可以”, 並且配上了現場觀衆圖。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今年的跨年演講熱度遠不如往年。從相關人士發佈的現場圖來看,羅振宇的跨年演講空置的座位雖然沒有達到2/3,但數量並不少。

無論是筆者的朋友圈轉發,還是當前新聞媒體的報道,也或是網上的熱搜輿論,都可看出今年跨年演講的冷淡。

跨年演講的熱度正在逐年降低。

以羅振宇爲例:2016年羅振宇“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直播時,深圳衛視曾以1.69%的收視率位居全國同時段第一。

2022年時,深圳衛視《2022時間的朋友——羅振宇跨年演講》收視率僅爲0.131%,位列同時期地方衛視節目收視率第九。

今年,人們不再討論跨年演講。羅振宇的演講熱度,居然得靠闢謠維持。

跨年演講的舞臺上,秒針的“嘀嗒”聲依舊在重複,但人們卻再也找不回當年的熱情了。

乏善可陳

跨年演講遇冷,商業財經博主們的說教不再香甜。

2015年12月31日晚,羅振宇在北京水立方舉辦了第一場跨年演講,打造了“時間的朋友”IP。

次年,“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在深圳衛視以1.69%的收視率位居全國同時段第一,被網友戲稱爲“一個會說話的胖子幹掉了一堆小鮮肉”。

那一年,全國各地的年輕人匯聚羅振宇的跨年演講現場。

呂萌乘着飛機來到深圳,“我記得很清楚,那一年的跨年演講是在深圳春繭體育館舉辦的,現場可以說座無虛席,伴隨着羅振宇一些觀點的輸出,現場更是爆出熱烈的掌聲和笑聲。”

大舞臺搭配巨幅屏幕,演講配合ppt演示,每個觀點都有金句壓軸,演講過程中有鋼琴伴奏,演講結束第一時間分享文稿等。

“時間的朋友”IP逐漸成熟,跨年演講也形成了一整套固定模式。

跨年演講模式被衆多商業財經博主爭相模仿。2018年前後,跨年演講迎來了“井噴時代”,吳曉波、李善友、劉潤等商業財經博主紛紛加入其中。

這些人的跨年演講內容,常常刷屏出圈,金句頻登熱搜。

一位小紅書博主用“醍醐灌頂”形容羅振宇的跨年演講,“今天整理了羅振宇在演講中提到的三條批判性思維,職場小白的姐妹們,想提升工作效率,打開思路,一定要把這個視頻認真看起來。”

時過境遷,人們對商業財經博主的熱情隨着時間的推移逐漸冷淡。

尤其是那些試圖在迷茫中尋找答案的年輕人,他們滿懷希望地乘着飛機、坐着高鐵去聽跨年演講,結束後卻直接把這些商業財經博主拉黑。

原因很簡單,他們覺得商業財經博主們的演講的知識只是“減少焦慮”,再無其他用處。

今年年初,一位高研院講師在朋友圈說,“對羅胖的跨年演講很失望,如果自己這樣搞,深圳的消費者就不會買單了”。

跨年演講不再香甜。

隨着社會不確定性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再盲目追求詩和遠方,他們更加關心當下是否過得舒適與自在。

衆多網友質疑商業財經博主們的跨年演講,他們的商業模式、宏觀經濟、國家戰略和自己的小故事突然變得乏善可陳。

而這也是今年跨年演講遇冷的主要原因。

不是商業財經博主們變了,只是他們所講的知識已經與當前的社會需求不符。

貨真價實

今年的跨年演講遇冷後,越來越多人開始討論“知識付費已死”的問題。

“知識付費已死”還早得很,一位自媒體人說出了自己的觀點。

他認爲,知識付費迎合了當下“給錢就能博學”的心理,只要有人心存投機取巧的心態,羅振宇這類商業財經博主就有生存的土壤,知識付費就能存活。

其實,跨年演講只是知識付費的一小部分。

20分鐘講完一本書,30節課教你認清商業大勢,21天成爲文案高手……

凡是通過抖音、快手等互聯網平臺販賣知識內容的模式,都可統稱爲知識付費。

雖然從2017、2018年的熱潮之後,割韭菜、販賣焦慮等批判聲此起彼伏,但知識付費的市場規模一直在不斷壯大。

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知識付費市場規模爲1126.5億元,較2015年增長約70倍,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808.8億元。

行業發展至今,正在迎來新的轉折點。

當前,人們渴望通過知識付費獲取更多知識內容和技能,沒有實質內容的心靈雞湯,已經遠遠無法滿足用戶。

另一方面,AIGC、VR等技術不斷髮展,人們對前沿科技充滿渴望,同時對未來充滿陌生。

越來越多年輕人想要學習一技之長,在不可測的未來中,尋得一份安穩。

跨年演講遇冷,只是知識付費領域面臨困境的一個縮影。他們遇到的的問題,其實是整個行業大多數玩家亟需面對和解決的。

至於具體的解決方式,年輕人們已經用腳給出了答案。

2023年8月,上海夜校秋季班招生,超65萬人爭搶近1萬個課程名額,12門課程在60秒內被搶光。

同年10月,夜校風相繼刮向北京、深圳、成都、西安等城市。

年輕人涌向夜校,在這裡,他們真的能學到一技之長,無論是唱歌、跳舞、化妝、相聲,還是木匠、縫紉等。

貨真價實的科普講解,真材實料的技術介紹,正在替代心靈雞湯,成爲新時代知識付費的剛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