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貨運亮相第十四屆製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年會

(原標題:快貨運亮相第十四屆製造業物流業聯動發展年會)

網絡貨運在促進物流行業信息化程度加深的同時,也讓物流與製造業相互融合、聯動的發展格局日益清晰。7月8日,第十四屆製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年會在安徽合肥隆重開幕,中國物流科技與服務行業領跑者“快貨運”在年會現場展示了網絡貨運數字產業模式對物流企業降本增效巨大作用,爲加快物流供應鏈與製造業聯動發展提供新標杆

年會現場

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物流業則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產業。近年來,國家鼓勵工業互聯網、網絡貨運等領域的發展,大力推動製造業與物流業的信息化建設,正是希望通過兩業融合發展提升國民經濟的核心競爭力,讓製造業邁向全球價值鏈的中高端地帶。據悉,本次年會由中國交通運輸協會主辦,聚焦“十四五製造業與物流業融合發展”主題,對如何加快製造業與物流業信息化融合進程進行深度探討。

兩業深度融合,首先要做的就是通過網絡貨運等新模式、新技術提升物流供應鏈的數字化管理水平。在年會“物流精細化運營管理”分論壇現場,網絡貨運領域資深專家,快貨運資深網絡貨運專家陳凱分享了《網絡貨運數字產業園助推物流企業降本增效》主題演講,通過快貨運業內率先創立的網絡貨運數字產業園模式,傳統物流企業或製造業的物流部門可以更快、更平穩地轉型爲網絡貨運模式。同時依靠大數據等互聯網新技術的引入,在稅務合規前提下降低30%物流成本、10%供應鏈成本,加快促進物流業向實體經濟的融合發展。

主題演講

據國家發改委、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權威機構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物流運輸總費用爲14.6萬億元,佔全國GDP的14.7%,而發達國家常年保持在8-9%,意味着我國物流產業仍有巨大的降本增效空間。2020年初開始正式施行的網絡貨運新政,正是國家鼓勵物流產業引入大數據、雲計算能新技術實現數字化轉型的關鍵一步。

當前,物流企業已掀起一波網絡貨運轉型熱潮,但資質申報和運營涉及交通、工商、稅務、通信、人社、銀行等部門和機構,流程長、環節多。且傳統物流企業轉型仍存在較高的技術門檻,政府部門大數據監管能力的不完備等都給網絡貨運轉型帶來了挑戰

快貨運深耕互聯網+物流領域多年,率先開創了“網絡貨運數字產業園”全新業態,爲各地發展網絡貨運產業開闢了新路。網絡貨運數字產業園由快貨運與地方政府部門聯合運營,一方面,快貨運發揮技術與服務優勢,爲物流企業提供平價高質的網絡貨運數字操作系統,並配套提供牌照申領、運營指導、供應鏈金融、油氣、ETC數據、車後市場等一站式服務;另一方面,政府部門爲入駐園區的企業提供優厚的財稅獎補、人才獎勵等政策支持。

各地產業園

截至目前,快貨運網絡貨運數字產業園已先後在貴州、山西、廣東、內蒙古省份形成了規模化的網絡貨運產業集羣。僅貴州銅仁網絡貨運數字產業園就已形成近百億產值,成爲大數據+物流場景深度融合的優秀範例。會上,快貨運憑藉網絡貨運數字產業園模式在推動物流產業數字化轉型方面取得的優異成績,榮獲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授予的“物流數字化先行典範企業”榮譽稱號。網絡貨運專家表示,“十四五”將是中國物流產業全面擁抱網絡貨運,加速向製造業融合發展的黃金時期。網絡貨運數字產業園模式顯著降低了物流企業轉型門檻,將成爲數字物流新基建的行業標配,也爲物流與實體制造產業的融合發展提供更強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