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時代,如何打開“慢綜藝”
在節奏和設計上可以做減法,返璞歸真別有一番滋味;在品質和內涵上必須做加法,傳遞時代氣息與人文關懷
慢下來,是近年許多綜藝節目的一致步調。一批文化教育、戶外旅遊、觀察類的“慢綜藝”,內容“煙火氣”,畫風“暖人心”,觀衆得以增長知識,收穫治癒感和生活的共鳴。然而,注水稀釋、節奏拖沓、重流量而輕內涵等問題也隨之產生。
“慢綜藝”如何找到適合的打開方式?近日在央視綜藝頻道播出的節目《走在回家的路上》,就以“紀實+戶外真人秀”的手法,探索以綜藝節目傳遞人文價值的新形式。節目每期圍繞一名文藝工作者的回家之旅,在與親人、舊友、故地的久別重逢中,思考家的意義和對生活的感悟。
對“慢綜藝”而言,真實是最好的編劇。《走在回家的路上》每期約1小時,節奏舒緩,淡化人爲的矛盾衝突,以幾近白描的手法呈現主人公各異的人生故事。第二期嘉賓、演員張國立與老友在郊外野炊時,想一個人到湖邊看風景,“放慢腳步,感受生活的美好”。長達數分鐘的靜態鏡頭裡,無言,唯有風聲、鳥啼,屏幕內外,片刻的靜謐是相通的,治癒潤物無聲。
難得的是,節目以文藝工作者自身的職業路徑爲樣本,呈現個人成長與時代發展的同頻共振。節目中,中國首次東南極考察隊隊員們再次相聚,與正在南極中山站越冬的全體隊員實時視頻。他們感慨,“愛國、求實、創新、拼搏”,這就是南極精神。這些講述、互動,給觀衆尤其是年輕人帶來更多畫面外的思考。
如今“慢綜藝”正向垂直領域深耕,其中不乏口碑與收視雙豐收者。已延續多季的節目《見字如面》《中國詩詞大會》,將鏡頭對準認知障礙老年羣體的節目《忘不了餐廳》……這些將節奏慢下來,帶着觀衆一起體驗生活、走近新知的節目,越來越受歡迎。
快時代看“慢綜藝”,反映了當代人的訴求,要用精品去迴應。優質綜藝當做到“凡觀者必有所獲”,在節奏和設計上可以做減法,返璞歸真別有一番滋味;在品質和內涵上必須做加法,傳遞時代氣息與人文關懷,不斷延展文化節目的深度和廣度。陳圓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