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商追價搶船 海岬船漲破3萬美元

因應國際鐵礦砂漲價,全球五大礦商帶頭趕出貨追價搶船,散裝航商打「鐵」趁熱喊漲運價不手軟。圖/本報資料照片

散裝航商打「鐵」趁熱喊漲運價不手軟,因應國際鐵礦砂漲價,全球五大礦商帶頭趕出貨追價搶船,海岬型船繼24日飆漲5,585美元或26.35%之後,27日續漲3,600美元或12.82%,再度漲破3萬美元、來到31,671美元,創逾一年新高,也帶動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BDI續漲157點至2,259點,漲幅7.4%。

海岬型船舶帶頭飆漲,中小型船也跟漲,27日巴拿馬型船上漲282美元至18,859美元,超輕便型船上漲142美元至14,209美元,兩種船型漲幅皆逾1%。

受漲價效應激勵,臺股27日散裝航運族羣表現吸金,裕民漲幅4.13%,新興、慧洋-KY、中航等個股漲幅也皆逾3%。

業界形容,散裝市場這波漲價行情以打「鐵」趁熱搶載鐵礦砂爲主,燃「煤」之急爲輔。這波船舶需求熱絡的航線,主要出現在大西洋區域,包括從巴西到大陸、歐洲等地,由於噸位緊張、船舶短缺,形成礦商追價搶船的熱絡,像是巴西到青島的日租金周漲約3~4成。

還有印尼的煤礦出口,今年也可望創歷史新高,以及澳洲煤礦出口維持熱度,主要出口到大陸、印度等地,也帶動海岬型、巴拿馬型船運價上行。

業界預估,大西洋地區船舶短缺,若要從太平洋等地區調度船舶滿足需求,估計至少要1~2周,可望短期支撐高運價,但愈接近耶誕節將開始修正。

鐵礦砂70%都是由大陸進口,這波短期增加進口,研判以增補庫存因素居多,令海岬型船舶供應吃緊。此外,市場也傳出澳洲礦場鐵路司機醞釀罷工,引發市場對供應鏈中斷、缺料的疑慮,下游囤貨拉貨意願增加。

還有第四季巴拿馬運河干旱問題較往年嚴重,限船令則是令中小型船運力緊張,巴拿馬型船已連續15個交易日上漲。

業界表示,此波運價上漲應屬於短期現象,明年首季巴西將進入雨季,是傳統下游需求淡季。

今年巴西穀物出口量破紀錄,超過美國,帶動中小型船舶運價。預估今年美國出口大豆至大陸約2,800萬噸,巴西出口大豆至大陸約8,200萬公噸。

根據統計,原物料最大進口國大陸內需強勁,前十月進口主要原物料較去年同比增長18%至14億噸,鋼鐵產量高於預期,港口鐵礦砂庫存降至七年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