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高學歷反成就業困境 江宜樺:不可能把學校塞回去

江宜樺20日與青年對談。(圖/記者賴映秀攝)

記者賴映秀/臺北報導

行政院長江宜樺20日力行與青年溝通的承諾,出席青年政策論壇主持人培訓營,原定主題國家當前重要政策解構分析」,臨時改成即興發揮,江宜樺暢談食安問題教育與就業銜接的個人觀點,強調政策問題不能過度簡化,「好像只做一兩件事情就沒事了」。

江宜樺形容政務官跟青年對談像是「籃球員幼稚園小朋友」的對話視野、觀點都不同,但不能因爲年紀差距否定青年想法,而是要讓高官受到刺激,調整施政藍圖

江宜樺表示,政策問題不是改善一兩件事情,就能夠完全解決,像是食安風暴中,各界呼籲拉高對於黑心業者懲罰,或是增加基層食安稽查人力,但因爲政府員額受限,不是根本解決之道,業者的技術消費者購物觀念及基層公務員態度都要改善。

而對於教育與就業的銜接困境,江宜樺指出,臺灣大學數量從20幾所膨脹到100多所,並且廣設博士班,當初推動教改者希望普遍提高臺灣民衆學歷,藉由人才素質提高,拉高生產素質,卻沒有考慮到每個人都成爲學生,反而造成技職人力的缺少,只能引進外籍勞工,又被批評是來搶臺灣人工作

江宜樺認爲,擴充高等教育對於臺灣有深遠的負面影響,「要再讓教育部部長把大學塞回去,我相信他不敢」,大專院校不願意降格,只能從現有大學逐步調整,另一方面「硬着頭皮」讓產業轉型速度加快,否則會讓教育、產業雙輸

江宜樺說,希望未來能加強校內產學合作、培養學生的市場敏感性創業技能,纔不會畢業後滿腹經綸,卻沒辦法公司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