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520演說 不戰纔是贏家

(圖/本報系資料照)

賴清德520就職演說稿,想必已修正數次,520之前數日纔會定稿,尚有進言的時機及空間。

當前我內外形勢皆面臨30年來未有的局勢,蔡英文政府留下的攤子,是兩岸關係惡化,全方位依賴美國,共軍海空軍越過海峽中線,繞臺灣近海巡弋,直逼我24浬,成爲常態,國安問題是臺灣面臨最迫切的問題。

賴清德得票率只有40%,是少數執政者,國會三黨不過半,朝小野大。國民黨獲立法院院長、副院長席位,再加上藍白合作,所有立法議題非民進黨所能控制。因而賴清德政府,今後4年若不能提出符合民意的法案。再用蔡英文政府臺獨意識形態立法,在立法院可能寸步難行。

去年11月15日習近平、拜登舊金山會議,美國有求於中國大陸,不希望臺海有事,故爾美國總統及國務院多次發表不支持臺獨,是美國政府現時之政策。那蔡英文政府執政8年的「倚美謀獨」留下危機四起的攤子,賴清德能無反省,還要蔡規賴行嗎?

有爲者治國,應多審時度勢,以國家核心利益及國家安全爲最重要考量,而非以一黨之私,使國家蒙羞、人民蒙難。

今年11月美國總統大選,川普可能再出線,導致美國與中國大陸的分歧,包括地緣政治的衝突,雙方各領域的鬥爭,將會延續不斷,更勝於拜登政府。而川普對臺政策的不穩定性,應是賴政府最大挑戰。

當前國內情勢,必須同舟共濟,以因應未來的局勢。最近蔡英文會見了民衆黨主席柯文哲,就重大國是議題交換意見,還說要約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外界多有批評,準備下臺了才重視在野黨,作秀也做得過頭了吧?

賴清德執政後,確實應該多與在野黨溝通,還可以考慮召開臺灣各階層、各黨派的國是會議,對國安、國防、外交、經濟、科技、金融、農業做真誠的交換意見,以達成可行的共識。

兩岸的未來是賴清德執政的重中之重,如何打破兩岸僵局?如何共建兩岸建設性對話?如何共謀兩岸臺海和平?如何使兩岸再次進入和平發展期?若仍走蔡英文的反中、抗中、去中路線,臺灣不僅是危機重重,而是面臨生存的問題。

臺灣處於兩大強權之間,如何相處而不危及臺灣,賴清德政府應務實而非務虛,有臺獨之夢,但不可行,和平相處是實,方可行。如何轉變與因應,民進黨精英謀士應深入思考。

賴清德是聰明人,倘若擔當有爲之領導,處兩大之間如何拿捏分寸取捨,爲國人謀福,爲國祚謀安,能處不戰纔是贏家。(作者爲前中廣公司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