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去公廁打卡 中市推動老舊廁所優化

中市政府積極優化各地公廁,提升照明通風環境清潔。(圖/馮惠宜攝)

公廁也能變熱門打卡點;臺中市政府積極優化各地公廁,提升照明通風、調整男女廁間比例設計無障礙空間親子廁所,並融入在地特色美化,目前已改善北區英才公園清水區第一公有零售市場、大甲區鐵砧風景區等128座公廁,且同步推動企業認養公廁,邀請企業提供衛生耗材及清掃用具;更期許未來能有更多特色公廁,讓公廁化身打卡景點

臺中市府今日於北屯區順心福三裡聯合活動中心舉辦市政會議,由環保局代理局長陳宏益進行「翻轉老舊公廁,打造舒適如廁空間」專案報告。陳宏益指出,爭取中央補助6754萬元,並自行編列預算1931萬元,108年至110年預計改善公園、觀光景點、市場等219座公廁,其中融入地方特色的公廁74座、新建整修無障礙及多功能友善廁所29座,另增加女生廁間28間、坐式馬桶86個。

而針對公廁清潔維護,也加強巡查並進行公廁特優場所認證及評比,針對不佳公廁評比,督促管理單位加速改善,同時也媒合企業認養,提升品牌形象,維護觀光與環境品質,今年共17家企業加入,認養176座公廁,未來將朝「男女廁間設置比例標準1:3」及「坐蹲式廁間比例2:3」目標設計更多特色公廁,讓公廁化身打卡新景點。

盧秀燕表示,臺中市公廁依設置地點分屬不同部門管轄,公廁內水龍頭沖水設備若需修繕,歡迎民衆通報;另也提醒各局處加強垃圾桶燈管基本零件巡查及清潔;此外,公廁過去蹲式馬桶居多,市府將調整蹲坐比例,提供友善如廁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