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聲川8小時劇場 《如夢之夢》 12月臺北重現

導演賴聲川劇場作品《如夢之夢》,施展劇場魔法,演出長達8小時,今年12月將在臺北重演。(陳怡誠攝)

導演賴聲川劇場作品《如夢之夢》,施展劇場魔法,演出長達8小時,今年12月將在臺北重演。(陳怡誠攝)

《如夢之夢》劇中採用的360度環狀舞臺,觀衆坐在裡面被四面八方的演員包圍,像是坐在蓮花池裡看戲一樣。(國家兩廳院提供)

打破劇場常規限制,導演賴聲川劇場作品《如夢之夢》,施展劇場魔法,劇中人物角色生命狀態互相交織,令觀衆大感驚奇,演出長達8小時,過去演出時經常一票難求,如今將於12月在臺重演。

整部作品是從一句臺詞開始:「在一個故事裡,有人做了一個夢;在那個夢裡,有人說了一個故事。」賴聲川表示,他在創作時,大綱架構就比一般戲還要長,一般劇本大綱大約3、4頁,他則寫了29頁,「原本預定演出的時間是12小時,後來考量觀衆散場的交通方式,變成8小時。」

《如夢之夢》最初於2000年在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以英語演出,當時是3個半小時的版本,同年在臺北藝術大學的首演正式版,長度則達8小時。

故事裡面出現的人物,包括醫生、住在巴黎的寂寞女人、上海獨居老太太、老太太年輕時所遇見的法國外交官等。時間從民初到現代,空間從臺北、巴黎、上海、北京跨越到諾曼第。

之所以演出需要這麼久的時間,賴聲川表示,要了解劇中每一個人的故事,就要透過另外一個人的故事,「也因此有很多內在支線鋪陳,要說完這些故事,就是需要這些時間。」

值得一提的是,劇中採用的360度環狀舞臺,觀衆坐在裡面被四面八方的演員包圍,像是坐在蓮花池裡看戲一樣,也打破劇場常規的鏡框式舞臺。演出將於12月27日臺北國家戲劇院登場,劇長雖有8小時,但預計有三次中場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