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金計劃重啓 臺東開發深層海水

經濟部水利署斥資4億元打造的深層海水管線,及8角型取水頭,已完成融接,宛如昂首的巨龍綿延沙灘上 。(莊哲權攝)

經濟部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在臺東推動「藍金計劃,斥資近4億元在知本溪出海口布管線,目前巨大的取水頭及長達5公里的管線都已融接完工,若海象允許,可望今年下半年開始取水,每天可抽取2400噸以上深層海水,爲臺東藍金產業注入新希望。

取水頭深入350米

近日有民衆在知本溪出海口沙灘上,發現1條綿延近5公里長的管線跨座鐵軌上,管線末端呈8角型並且向上翹的重機械,宛如來自異世界黑色巨龍,原來這是經濟部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正在進行的深層海水佈線工程

經濟部東部深層海水創新研發中心副主任黃子航表示,建置深層海水管線爲前瞻基礎建設計劃,水利署斥資約4億元,於2018年動工,目前長達5公里的管線已經完成融接,管線材質高密度聚乙烯的HDPE管,民衆看到的8角型「龍頭」就是取水頭,也是管線的最終端,將深入海平面以下350米抽水。

黃子航指出,過去河川局2次布管,管線都直接放在地上,這次先以臨時設置軌道跨座在沙灘上,讓拖船拖拉時更爲順暢,等海象條件允許,便可進行海下布管作業預計今年下半年開始,每天可以抽取2400噸以上深層海水。

「臺東藍」推品牌認證

深層海水因低溫、含礦物質特性,可開發飲品養殖化妝品等,工研院曾評估產值高達200億元,被稱爲「藍金」產業。黃子航說,未來取水成功後,可讓臺東擁有自己的深層海水管線及水源,也提供位於太麻里的深層海水中心做更高端產品研發,並供應周邊養殖業者使用。

臺東縣政府因應深層海水重新布管,推動一連串「臺東藍」認證的品牌推廣及補助計劃,縣長慶鈴盼能建立「臺東藍 TTBlue」的品牌形象,讓更多產業界和民衆認識藍金的多元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