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常鬱卒、悶悶不樂 恐加速記憶力衰退

與一般老年人相比,老年憂鬱症患者更容易失智;家人需要留意長輩的情緒變化或是生活習慣改變等警訊。圖/本報資料照片

上了年紀,常常抱怨身體疼痛、心情煩悶、看什麼都不順眼、做任何事也不感興趣,董氏基金會提醒,這可能是老年憂鬱症警訊。依今年6月發表於「美國醫學會期刊網路版(JAMA Network Open)」的研究指出,憂鬱症狀與老年人的記憶力衰退有高度關聯。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臺灣年長者的自殺率是所有年齡層最高,且有年紀愈大、自殺死亡率愈高的趨勢。民衆對老年憂鬱缺乏正確識能、病識感不足,以爲是正常老化現象,所以高齡者就醫率不高。

葉雅馨提醒,家中有年長者,可多留意長輩的生活狀況,是否吃過多或少、嗜睡或睡得少、對原來喜歡做的事情提不起勁,上述狀況與長輩自身相比是否有差異。雖然長輩生理活動會隨着年齡改變,在睡眠、食量及活動量漸漸減少;但如果是憂鬱症疾病而導致,應該2星期到1個月左右會明顯察覺。

「美國醫學會期刊網路版(JAMA Network Open)」所發表的研究內容,由倫敦大學學院學者進行,採用英國老齡化縱向研究(ELSA)進行分析,ELSA每隔一年收集資料,研究對象爲8268位居住在社區的英國人,平均年齡64歲,55%是女性,觀察2002至2003年、2018至2019年間的變化,追蹤長達16年。

研究分析比較,一開始呈現較多憂鬱症狀者更可能在後期經歷較快的記憶衰退,而在一開始記憶較差的人,則有可能在後期經歷更多憂鬱症狀。另發現,有效的干預措施有助於減緩記憶力衰退。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暨醫學系兼任教授賴德仁說,人類在應對壓力時會分泌皮質醇,適量分泌對身體有益,但若持續分泌過量恐會傷害大腦,造成海馬迴、前額葉萎縮。

憂鬱症患者大腦中的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減少,會造成海馬迴萎縮變小,進而影響記憶,特別在中老年族羣中,患者有更多的記憶障礙,未來較容易有失智的風險。至於腦部退化產生的記憶障礙,未來也有可能會引發憂鬱,所以老年憂鬱症與記憶力衰退息息相關。

賴德仁表示,與一般老年人相比,老年憂鬱症患者更容易失智,醫師須特別留意兩者的不同症狀。老年憂鬱常被誤認爲是正常老化現象,但老年憂鬱症患者自殺率高、會導致原來的身體疾病更惡化,且併發的認知功能障礙更會導致失智症。

失智症

大腦認知功能退化

症狀:近期的記憶力會出現障礙,東西忘了放哪、重複問同樣的問題。嚴重者有被偷妄想、忌妒妄想、視幻覺與情緒不穩定等。

老年憂鬱症

來自腦部退化、腦血管梗塞、甲狀腺低下及一些與老化相關的事件等

症狀:比平常沒精神、常抱怨身體病痛、不想吃東西、對事物失去興趣

葉雅馨提醒,有效的干預措施有助於減緩記憶力衰退,年長者不妨多安排打麻將、唱歌等有互動性的活動,避免長期坐着或看電視、追劇,這些久坐無人際溝通的模式無法增加反應度及腦部記憶,對減緩失智與憂鬱症沒有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