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股》紡織王、後去年營收 儒鴻年減逾2成、聚陽創新高

法人看好聚陽2024年受惠兩大利多:一、拉貨需求將推動營業額上揚;二、銷售組合優化推動平均單價價與利潤率上升。外資法人指出,聚陽仍然可以在2024年實現利潤擴張,原因如下:1.產能利用率提升;2.2023年短單的比例爲20%,進入2024年預計短單的比例降至正常的水平,即10-15%;3.聚陽拿下的短單,未來可能成爲永久性的客戶,聚陽能處理高難度的功能服飾,短單客戶有可能因欣賞其生產質量而轉爲長期客戶;4.聚陽靈活性選擇高利潤的訂單(例如,運動服飾)。聚陽的運動服飾組合在2020年佔24%,在2021年/2022年分別上升至32%和51%。

至於儒鴻,雖然去年全年營收有逾2成年減,但外資認爲,聚陽在印尼的第一和第二廠製衣廠總共112條生產線,會挹注營收。第一階段的56條生產線,擁有3000名員工和每月100萬件的生產能力,已完全啓動。第二階段將有另外56條生產線,正在逐步啓動中。2023年底開出12-13條生產線,並計劃在2024年開出其餘的生產線。預計印尼工廠將在2024年第三季實現盈利。由於印尼培訓勞工需要更長的時間,這是儒鴻希望逐漸啓動生產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