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盼到烏國穀物
黎巴嫩盼到烏國穀物圖╱美聯社
黎巴嫩在8月終於盼到俄烏戰爭爆發後首批烏克蘭穀物到港,稍稍舒緩國內糧食通膨,但長年經濟危機依舊難解。
■For many, the crumbling silos are emblematic of Lebanon's continued decay.
2019年黎巴嫩爆發經濟危機以來可謂厄運連連,先是里拉貶值、銀行限制提領造成民不聊生,2020年貝魯特港爆炸又害超過200人喪生。貝魯特港周邊設施及糧倉毀壞不僅造成150億美元損失,也讓國內通膨急速飆漲。
通膨衝上世界之冠
今年初俄烏戰爭爆發後,黑海地區出口受阻讓黎巴嫩糧食通膨更加嚴重。黎巴嫩有超過70%的小麥自俄羅斯及烏克蘭進口,以致過去一年黎巴嫩糧食通膨率衝上122%,位居全球之冠。更慘的是隨着夏季氣溫升高,貝魯特港糧倉殘骸內的小麥持續發酵又引起大火,導致糧倉在8月坍塌。
對許多黎巴嫩人來說,國內經濟如同糧倉一樣分崩離析。貝魯特美國大學農業及食品科學教授祖雷克(Rami Zurayk)表示:「全球多重危機加重黎巴嫩人民的經濟負擔。」
今年43歲的黎巴嫩婦人波卡里爾(Sandra El Tawil Bou Khalil)原本和丈夫住在杜拜,2019年全球疫情爆發之際兩人帶着孩子回到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定居。起初兩人決定在貝魯特開一家髮廊,但疫情爆發後黎巴嫩經濟危機惡化,當地貨幣里拉匯率暴跌,害兩人不得不放棄創業計劃。
波卡里爾表示:「現在我只求生存。我已不在乎能否回到過去的生活方式,現在我只在乎桌上有沒有食物。」
小麥麪粉嚴重缺貨已經迫使黎巴嫩麪包店開始實施限購,而國內也出現麪包黑市,高價轉售政府補助的麪包配額。除了主食麪粉製品之外,魚類及肉品價格飆漲也讓人民敬而遠之,更不用說藍莓、酪梨、水蜜桃這類高級進口蔬果,如今無人買得起只能在貨架上放到腐爛。
黎巴嫩糧食危機已經影響國內各個收入階級,讓全國人民承擔營養不良的風險,所幸近日終於盼來一絲轉機。
糧食進港 迎轉機
今年7月在聯合國及土耳其協助下,俄烏兩國簽署協議重啓黑海地區穀物出口,讓黎巴嫩在8月初盼來俄烏戰爭開打後第一艘自黑海地區出口的貨船,船上載有超過2.6萬公噸玉米。
國際食品政策研究院貿易專家德布柯特(David Laborde Debucquet)表示,這批玉米估計將流入畜牧業做爲家禽飼料,有助抑制黎巴嫩肉品價格飆漲。接下來黎巴嫩將迎接來自黑海地區的小麥貨船進港,但專家擔心光是供應增加不足以解決糧食危機,因爲今年以來國內麪粉價格漲幅高達200%,如今就算麪粉供貨增加,多數人還是買不起。
美國和平研究院資深顧問亞庫班(Mona Yacoubian)表示:「光是一艘貨船進港不足以解決黎巴嫩的種種問題。」
早在俄烏戰爭爆發前,黎巴嫩經濟早已被世界銀行口中的「龐式金融」給搞垮,因爲黎巴嫩政府與央行長年腐敗,導致國內數百萬人深陷貧窮。貝魯特美國大學統計,2019年黎巴嫩金融危機爆發前,勞工最低薪資相當於每月450美元,如今只剩50美元。
去年黎巴嫩人的糧食花費高達勞工基本薪資的5倍,今年俄烏戰爭爆發後問題更加嚴重。
非政府組織Mercy Corps黎巴嫩經濟復甦計劃負責人艾爾亞敏(Laila Al Amine)表示:「糧食危機不再只是社會邊緣人的問題,如今連一般民衆都負擔不起基本的日常需求。」
波卡里爾表示,過去她與丈夫、孩子在杜拜生活過得還不錯,現在住在黎巴嫩即便每月仔細規畫預算還是入不敷出,買菜及其他生活開銷多半靠當地非營利組織Beit el Baraka提供的補助才能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