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週刊/改變消費者行爲模式

文.曾志翔

在七月初的八二八期專欄中,談到非蘋與蘋概陣營今年拉貨力道,其中非蘋在中國智慧手機崛起下,今年拉貨力道強上許多,當時點名了神盾(6462)與美律(2439);現在八月初,神盾從當時的145元漲到230元,一個月漲了快一百元,美律從不到70元漲到一度站上100元大關

相較之下,蘋概股舉凡臺郡到可成,臻鼎-KY到瑞儀股價表現只能是一聲輕輕的嘆息,會有如此大的差異,在於蘋果已不再是過去那個能改變消費者行爲模式的蘋果,而非蘋在中國智慧型手機崛起之下,消費者的選擇也跟着轉向。這一波,我帶我全部客戶從145元開始買進神盾,至今230元都還有持股,主要就是看上接下來消費者行爲模式的轉變。一個最簡單的問題:一支有指紋辨識的手機與另一支沒有指紋辨識的手機,價格差不了多少,你如何選擇?

指紋辨識本來就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下一步就是行動支付,指紋辨識僅是爲了行動支付這個全球各家大廠爭相搶食的大餅前哨戰,試問,如果你用手機支付不安全,還會用手機付款嗎?所以唯有先提升安全性,才能加強消費者信心,當信心有了,行動支付的商業模式才能開始創造獲利。

行動支付一開始在蘋果主導之下,前兩年的同亨(5490)等NFC概念股全部大漲,過去是硬體建設的概念在發揮,今年之後,將輪軟體也就是真正的行動支付廠開始發揮。從硬體到軟體,當很多商家都可以用行動支付,而消費者手機有了NFC又有了更安全的指紋解鎖之後,下一步你認爲最大的商機會落在哪?

去年臺灣開始發放第三方支付的使用執照,至今爲止共有五家廠商取得,其中有網家(8044)、智冠(5478)、歐買尬(3687)、橘子(6180)等,以上廠商也已開始如火如荼建構新的商業模式,如能成功的再一次改變消費者行爲模式,相信能讓我的客戶再一次的創造佳績,就像當初神盾從145元進場,到現在230元還有持股的可觀獲利。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週刊》第832期www.moneyweekly.com.tw。尊重智慧財產權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