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週刊/嚴選訂單能見度高個股
文/馮泉富
過去一週(二十二日止),臺股加權指數再創波段新高,直逼一一○○○點關卡,在密集除息抵減指數之下,相對其他亞股的表現堪稱可圈可點。
美股方面,則呈現橫向膠着狀態,雖有預期降息的支撐力量,但也有全球經貿之不確定性的壓抑。就在外界普遍認爲中、美貿易磋商陷入幾乎停滯之際,訊息面適時傳來利多消息。
中國官方日前與相關企業舉行了會談,以討論增加進口美國大豆的計劃,初步估計在九月份可能將進口黃豆三八○至六百萬噸,同時包括豁免對美國大豆的報復性關稅措施,相關豁免措施可能有三十天的豁免期限,以利美國大豆對中國出口。
另一方面,市場訊息也傳出,美國總統川普會見了七家科技巨擘的執行長,重點當然是聚焦在如何提交出貨華爲的申請書;雖然目前爲止,究竟哪些半導體晶片及產品能出貨給華爲,而不致於威脅國安或帶給華爲競爭優勢,美國內部仍未達成共識,但至少已邁開討論的第一步。
我們仍然不認爲中、美雙方能簽出什麼好協議,但這樣的氛圍降低了中美衝突短期惡化的可能性,這對於現階段股市的參與者十分重要。至於三十一日FOMC會議決議降息一碼還是兩碼,暫時建議靜觀其變。
根據聯邦利率期貨顯示,二○一九年全年度降息三碼的機率已提升至三九%,降息兩碼的機率爲三一.二%,降息四碼的機率爲一八.七%;雖然有過度預期的疑慮(美國經濟沒那麼壞),應該保持戒心,但在交易研判上仍得尊重市場,然後聚焦在降息後的市場反應。
另外,近期十年期德國公債殖利率一度跌破負○.四%,顯示市場目前反應歐洲央行可望在短期內加大貨幣寬鬆力道,而目前全球殖利率爲負的公債總額已突破十三兆美元,這是支撐全球各大類資產價格的最佳溫牀,不論是先進國家股市或者新興市場,還是其他商品(例如黃金、白銀)都有被聚焦的機會,就看資金風險偏好的變化。總而言之,要有戒心但不必悲觀。
以貨幣寬鬆的必要性而言,事實上歐元區更具必要性。主要是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經濟的擴張力道持續趨緩,製造業相關數據依然尚未回穩,歐元區、德國之PMI仍位於榮枯線以下的緊縮區間,工業生產、訂單指數動能持續轉弱,新訂單的持續縮減也逐漸影響企業之投資信心。
目前歐洲內需表現逐漸受到整體經濟不佳影響,歐元區零售銷售增速走緩,未來通膨率下行的風險增加,將迫使歐元區央行必須採取進一步動作刺激經濟。
七月二十五日召開的歐洲央行利率會議,公佈重啓資產購買計劃以進一步增加流動性來刺激經濟的可能性已大幅提升,對股市爲首的風險性資產價格將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市場關注的美國內需方面,美國六月零售銷售月增○.四%,優於市場預期的○.二%,並較去年同期成長三.四%。
扣除汽車後的零售銷售月增○.四%;扣除汽車及汽油零銷售月增○.七%,亦高於五月的○.五%;扣除食品、汽車、建材和加油站的核心零售銷售則上揚○.七%,優於五月的○.六%。
在十三種零售項目中,有十一項的銷售額較前月成長,僅電子、家電零售及加油站銷售下降,其中加油站銷售是因汽油價格下滑。
在銷售增長項目中,佔零售銷售額比重約二○%比重的汽車銷售爲月增○.七%,增幅與五月相同,爲穩定零售銷售的主要項目。
整體而言,零售銷售數據顯示,美國的消費支出仍穩健,可望支撐第二季經濟成長率,亞特蘭大聯準銀行將第二季美國GDP年化季增率預估值上調○.二%至一.六%。
不過,即便零售銷售轉佳,並未影響聯準會七月降息的機率。FET主席鮑威爾表示,美國通膨仍然持續低迷,且自六月FOMC會議以來,經濟前景沒有改善,此言論強化了寬鬆政策的理由,也強化了美股的下檔支撐。
臺股加權指數即將挑戰一一○○○點整數關卡,欲突破並站穩,需要外資的買盤力量幫襯。而外資能否持續買進,還得基本面的配合,例如近期臺股走勢相對強於其他亞股,是因爲外資大量回補臺積電;而回補臺積電是因法說會公司提出優於市場預期的看法。
但是臺股行情不可能一直依靠臺積電,必須整體接單的能見度提高,才足以吸引外資連續性買超。
根據經濟部統計處新公佈的六月外銷訂單統計,由於受貿易戰延燒影響,接單金額爲三八五億美元,年減四.五%,已連續八個月年增率負成長;六月分除了資訊通信產品年增率達百分之四.七以外,其餘項目包括機械產品、化學品、基本金屬和塑橡膠製品,都受到國際原物料價格下滑,客戶又處於保守觀望的態度影響,接單較去年同期衰退。
唯一正成長的資訊通信產品,統計處表示,主要受益於高單價筆電接單成長,加上部分筆電客戶提前下單,但智慧手機及伺服器需求減緩,抵銷部分增幅。
以地區別來觀察,六月美國接單金額一一七.○億美元,創歷年同月新高,主要是資通訊產品及電子產品受到貿易戰轉單效應影響,分別增加五.一億美元及二.二億美元,年增率分別爲十二.四%及七.六%。
不過,單一美國地區的成長,終究無法拉動全球訂單之下滑。目前更令人擔憂的狀況是,經濟部廠商調查顯示,七月資訊通信產品接單並不樂觀,有可能轉呈負成長。主因是爲避免中美衝突之影響,今年有提前下單之情形,往年是七月接單金額高於六月,但今年廠商紛紛提前下單,七月接單金額可能反而不如六月。
因此,預估七月接單金額約三八○億至三九○億美元,由於去年基期較高,將呈年減六.七~九.一%,減幅較六月擴大。
資通訊產品接單可能負成長 七月營收成長動能難樂觀
在這樣的預估數據之下,整體上市櫃公司的營收成長動能難以樂觀,自然不易吸引外資大幅度、連續性的買超,可能進而成爲加權指數的攻堅障礙,投資人必須放在心上。
如前所述,雖然現階段臺灣整體景氣基本面的擴張力道未見明顯改善,不易吸引外資大幅度、連續性的買超,但是進入出口旺季之際,仍是充滿個股表現的機會,尤其是訂單能見度相對高的公司,例如雍智(6683),在高頻高速之IC測試載板在國內具技術領先地位,在較困難且數量較小的案件爲IC設計業者的首選供應商,初期產品以FT(final test)測試載板爲主要營收來源。
訂單能見度相對高 雍智逢低可列入追蹤
隨着部分昂貴之晶片(手機AP等)在成品晶圓階段即先進行局部的功能測試,以達到提前確認良品IC(known good die)之目的,CP測試的晶圓探針卡必須採用可同時測試IC功能的測試載板,該產品成爲雍智目前第三大營收來源。
雍智主力客戶在於服務檯、陸資IC設計業者;其次也透過封測廠商(OSATs)協助國際IDM廠落實在臺灣投片、封測之當地生產政策。依據雍智上市公開說明書內容推測,其二○一八年前十大客戶包括京元電(專業封測廠)、晨星、Teradyne(測試設備商)、宜特上海(實驗室服務業者)、聯發科、矽格、矽品、瑞昱等。
華爲禁運事件發生以來,中國半導體供應鏈的去美國化動作預期將會漸浮上臺面,將使全球IC供應商及IC設計業者的市佔率出現彼此消長的現象,預料中國及臺灣IC設計業者中長期將可達成一定程度市佔率替代成果,對雍智在兩岸客戶的拓展將會是正面的發展趨勢。
雍智中長期可望受惠三大動能推升獲利向上,包括(1)5G/HPC/AI高頻高速及PMIC晶片佈局有成;(2)中國企業去美國化,推升供應鏈本土化;(3)高階晶片及先進封裝對IC的功能測試需求仍在成長期。
法人預估雍智今年EPS約六.七八元,二○二○年約七.八元,逢低可列入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