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看機器人「公民」蘇菲亞 對人類的最大羞辱

沙烏地阿拉伯授予機器蘇菲亞公民權,創新工場創辦人執行長李開復直言:「是不負責任的噱頭。」(圖/記者屠惠剛攝)

記者林淑慧/臺北報導

「你好,臺灣,我是蘇菲亞。」身穿藍色上衣全球首位機器人公民蘇菲亞(Sophia),上月首度訪臺,她用中文問好、自我介紹我會笑、會難過,也會生氣,」流暢的語言能力,豔驚四座。

去年十月,蘇菲亞獲得沙烏地阿拉伯授予公民身分,一夕成爲AI界的亮點,但李開復接受《ETtoday新聞雲》專訪時,卻重砲抨擊:「不負責任的噱頭!」並認爲沙國選擇選擇給這樣一個沒有靈魂、沒有生命、沒有思考能力的機器,把它當做人來看待,「這是一個不負責任的、授予公民的做法。」

「授予這樣一臺只會模式識別的機器『公民』,是對人類最大的羞辱和誤導!」李開復強調,一個國家用這種譁衆取寵的方式來推進人工智慧科研,只會適得其反。

▲去年十月蘇菲亞獲得沙烏地阿拉伯授予公民身分,成爲AI界的熱議焦點。(圖/數位時代提供)

美國Hanson Robotics公司利用研發的仿生材料,模仿人的面部肌肉纖維,讓蘇菲亞能展現喜怒哀樂,加上身上多個感測鏡頭,以電腦視覺技術,可以觀察、識別人類動作表情,並做出迴應,讓外界期待AI機器人真正出現在生活中的時刻即將到來。

仔細觀察蘇菲亞,她的臉部具有高擬真度,吸引全場目光,但其實她仍有兩條機器手臂,而且下半身明顯仍是機器人的模型。李開復直言,蘇菲亞機器人雖然具有技術含量,也做出業界最好的公關,但是絲毫沒有人性,人的理解、愛心創造力

李開復表示,給出公民身份的國家,應該重新反思公民的定義是什麼?人的獨特性是什麼?人的靈魂在哪裡?爲何一個人只能成爲一個人?要到什麼樣的程度,機器人才能算是人?

「蘇菲亞是一個很簡單的、模仿式的貨品,我覺得無論如何不能把她稱爲一個人,所以授予公民是一個非常嚴重、誤導式的事情,我想可以發現整個AI界都對這件事並不認可。」李開復說。

蘇菲亞取得公民權後,目前展開世界各地的旅遊「演講」活動。不僅李開復質疑其取得公民的正當性,今年初臉書的人工智慧實驗室負責人YannLeCun,也怒批蘇菲亞只是AI版的綠野仙蹤、是個騙局評價兩極,也揭示機器人在社會遇到的期待與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