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歐自駕電巴 爲智慧桃園加分

力歐新能源主席連恆(右)、工研院機械所長鬍竹生(左)爲雙方合作國產自駕電巴站臺背書。圖/張秉鳳

桃園市政府、工研院機械所、力歐新能源公司攜手合作,將以國產之無人駕駛電動巴士爲桃園市的智慧城市科技進行跨越式的創新試驗規畫大園客運園區中壢青埔區域以及大溪石門水庫場域實驗運行,串聯觀光旅遊與低碳轉乘,以AI自動駕駛電動仿古巴士爲智慧桃園之美加分。

力歐新能源指出,桃園市爲「亞洲‧矽谷計劃」的發展基地,市政持續積極整合國內外各個領域之物聯網與人工智慧科技,並且以市政應用與公共政策導向打造智慧城市的各項服務,特別是攸關節約市民通勤的智慧交通領域,更是以世界級的標準研擬此次的「AI自動駕駛電動巴士」運行計劃。

本次計劃目標是以環保無排放的的鋰電池爲動力來源,搭載適用臺灣亞洲地區獨特環境的AI自駕系統,特別是爲國內與東南亞地區多雨溼潤氣候,並且在機動車輛車流複雜的環境變數下開發AI與感測器的學習機制,使自駕電動巴士更加適應臺灣國內的路況環境。

根據桃園市規畫第一階段於大園客運園區採封閉式場域實驗運行,第二階段於中壢青埔區域及大溪區石門水庫,採取開放式場域實驗運行;中壢青埔區域內可與現有高鐵、桃園捷運整合成全臺第一的「三合一」智慧路網;石門水庫內可導入桃園市觀光旅遊局的「石門水庫及溪洲旅遊服務區」,建立全區綠色低碳旅遊示範區,配合快速充電的共享式充電站,及智慧停車系統系統,接軌私家電動車的轉乘接駁,發展成爲全臺第一的智慧旅遊與低碳觀光的創新典範,未來配合市政發展,逐步導入智慧停車系統及智慧車牌

力歐新能源強調,目前桃園路收費停車格近13,000格,較十年前增加許多,未來作爲AI自動駕駛巴士轉乘路線的規畫,更需要透過智慧停車系統來建置大數據。運用智慧停車系統上的車牌辨識及影像遠端傳輸,可整合周邊的交通訊息,還能幫助使用者就近在停車柱使用票卡和手機等各種形式的電子支付,對使用者免去繳費的困擾,對管理單位也能降低人力收費的成本,還能整合票證與停車優惠費率,幫助市民親近現有公共運輸服務。

力歐新能源未來將持續將深化智慧城市相關研發成果並推廣至全桃園市,並整合智慧停車系統、智慧車牌,以及共享式充電站產生加乘效應,配合桃園市落實智慧城市,打造桃園市智慧創新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