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照耀中國》走進北大 學生代表展示錢學森手稿

“40個故事,不管是犧牲的,是付出的,是隱忍的,還是艱難的……最終我們25分鐘要傳遞的是溫暖的。”《理想照耀中國總導演傅東育說。

近日,系列短劇《理想照耀中國》在北京大學舉辦“圓夢新一代,理想正當燃”放映會。製片人張琳熙、總導演傅東育、總編劇振華等多位劇組主創演員代表劉芸、江一燕,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研究員張慧瑜來到現場交流拍攝心得與創作感悟。

《理想照耀中國》自5月4日開播以來,講述着“革命時期建設時期、改革時期、復興時期”四個階段的40組人物閃光故事。放映會上,觀衆們搶先觀看了《我是小方》《冰糖》《白駿馬》《秀才遇到兵》四集影片

放映結束後,主創團隊與現場觀衆熱情分享了自己的創作心得。選題導演們共同聚焦“破題話題大家一致認爲用有限的長度講好一個故事,是創作過程中最難的地方。演員江一燕談及拍攝《白駿馬》過程中導演因爲拍攝受傷的故事,備受觸動而久久不能忘懷;演員劉芸認爲《理想照耀中國》與以往參與的作品都不同,是屬於自己的一份榮耀,一份值得感恩的沉甸甸的榮耀。

現場,主創團隊與北大著名學者及優秀學生代表面對面深度交流,總導演傅東育表達了自己對諸位選題導演的感激之情,總編劇樑振華則談到,“希望觀衆發現在過去百年長河當中,有這樣一些人他們夢過,生過,愛過,爭取過。我們希望把更多的光傳遞出去,回首過往,看看星空,理想就在前面。”

談及《理想照耀中國》的青春力,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說,通過人氣明星影響力引燃“理想當燃力”,讓年輕受衆同頻共振,是一件“雙贏”的事情。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研究員張慧瑜則表示,整部劇走過中國百年曆史,也使得這個劇能夠產生厚重感,讓觀衆相信每一個沙礫都是有意義的。

作爲一名物理系的學生,學生代表鄧妙怡被《冰糖》選題深深觸動。交流環節中,她特意向觀衆展示錢學森先生當年寫信給郭永懷先生回國參加兩彈一星項目親筆手稿,真摯表達了自己對優秀“理想前輩”的欽佩之情。

據悉,系列短劇《理想照耀中國》每週一至週四19:30在湖南衛視播出,22:00在芒果TV、優酷、騰訊視頻愛奇藝同步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