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遇刺?看懂這八點,就知道韓國政黨鬥爭爲啥這麼多戲?

2024年新年第二天,韓國就貢獻了各國國際新聞的頭條——有人刺殺在野黨領袖!

看了一下各方報道,刺殺韓國最大在野黨領袖李在明的嫌疑人頭上戴着寫着李在明名字的生日紙冠,假扮支持者上前請求李在明給他簽名。在近距離接近李在明後,這人用一把大約20至30釐米長的武器刺中了李在明的脖子。

圖注:韓國最大在野黨首領李在明遇襲倒地不起(韓聯社)

雖然嫌疑人被當場控制,李在明也被送到醫院進行了縫合手術,媒體也說沒有生命危險,但是韓國政壇這短短几個月,又是絕食,又是刺殺的,爲啥韓國政黨鬥爭這麼多戲?

其實韓國政壇放在全世界也是屬於奇葩的存在,本期@以史爲鑑 跟大家簡單介紹一下神奇的韓國政壇黨派。

雖然韓國距離我們很近,但是如果要問韓國現在的執政黨和在野黨都是啥,估計絕大多人都是一頭霧水。

其實這很正常,畢竟韓國政黨的混亂程度,在全世界都是能排在前面的。

圖注:韓國國會議員打架屬於家常便飯

韓國第一個政黨是1945年日本投降後,韓國右翼親日女性成立的大韓女子國民黨;此後韓國的各種政黨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

根據統計,截止到1997年,韓國已經出現了超過300個自稱爲政黨的政治團體,其中具備政黨基本屬性的就有88個。

但是這麼多所謂的韓國政黨,絕大多數都是存在5年以內的新黨,根據統計資料顯示:

成立不足一年的政黨有20個;成立1-5年的政黨有41個;成立5-10年的政黨22個;成立10年-15年的政黨只有1個,就是朴正熙執政時期的在野黨新民黨。

超過15年的政黨也只有1個,就是朴正熙執政時期的執政黨民主共和黨。(以上數據截止至1997年)

除了政黨,韓國各種非政府組織NGO的數量更是恐怖,1998年的時候,韓國NGO數量已經超過1萬個;到了2000年,韓國NGO數量更是翻番,超過了2萬個。

而韓國政黨的名稱更是經常更換,以朴正熙的“民主共和黨”爲例:

圖注:韓國著名的三黨合併事件

在全斗煥發動軍事政變上臺後就改名爲“民主正義黨”;1990年盧泰愚執政的時候,又因爲執政需要,和金泳三的新民黨、金鐘泌的新民主共和黨實行“三黨合併”,合併後的黨名是“民主自由黨”。

1995年12月“民主自由黨”又改名爲“新韓國黨”。

1997年11月27日“新韓國黨”又雙叒與“韓國民主黨”合併,成爲今天的“大國家黨”。

2017年2月8日,因爲朴槿惠親信干政醜聞,韓國新國家黨召開國會議員研討會,決定將黨名再次更改爲“自由韓國黨”。

圖注:國民力量黨候選人尹錫悅在總統選舉中獲勝後揮手致意

2020年2月,自由韓國黨、新保守黨、向未來前進4.0(前進黨)等多個黨派爲了反對文在寅又合併組建了“未來統合黨”。

結果這個“未來統合黨”剛剛成立半年,到9月份的時候又改名叫“國民力量黨”,現任韓國總統尹錫悅,就是這個黨的成員。

除了改名字,韓國政黨還有很多匪夷所思的問題。

圖注:三黨合併

韓國的政黨幾乎都是圍繞某一個政治明星人物組建存在的,當這個人物從政一路高歌猛進時,該政黨也同樣發展迅速;當該人物政途坎坷時,該政黨也很快就銷聲匿跡。

而且關於一黨的大事,黨首一人就可以決定。比如1990年“三黨合併”這樣的大事,盧泰愚、金泳三、金鐘泌三個人秘密會談後就決定了。

以韓國著名的金大中爲例,在金大中40餘年的政治生涯中,他先後投入9個黨派,組建了3個黨派;

圖注:金大中

他還擔任不同黨派的5、6、7、8、13、14屆國會議員;擔任不同黨派總裁5次;不同黨派總統候選人4次……

除了金大中這樣的黨派核心政客,其它政客也都是一樣,可以爲了國民議員身份、黨派提名隨意更換政黨,可以說韓國政客這種只顧私利,對政黨毫無忠誠度已經是韓國政壇的重要政治文化了。

韓國人自己都諷刺韓國的政客都是“候鳥政客”,政黨都是“候鳥政黨”。

韓國政壇另一大頑疾則是地域主義。在韓國政壇投票時,很多地方投票時壓根不看候選人政策、能力差異,只看地域投票就對了。

1995年金大中參加總統選舉,他在全羅南道、全羅北道、光州地區得票率都超過90%,光州地區的得票率更是高達97.3%;而他在釜山、大邱、慶尚北道、慶尚南道等區域的得票率僅僅只有10%左右;

歷史上如此,現代依然如此,比如最近未來統合黨選舉時,在韓國大邱和慶上北道兩個區域,拿下總計25個席位的24個,剩餘一個還是無黨派人士,可見地域對韓國政壇的影響。

在韓國曆史上,朋黨鬥爭一直就是李朝的傳統。

從歷史上李朝建國開始,李朝政壇就先後涌現出“功勳派“、”畿湖派“、”士林派“等等多個派系;

後來”畿湖派“分裂爲東人派、西人派;再後來東人派分裂爲南人、北人;西人派分裂爲勳西、清西;

這還不算完,北人內部還分爲大北、小北;南人內部還分爲清南、濁南;勳西分爲老西、少西……

李朝歷史上黨政引發血淋漓的慘案不在少數;

甚至在抗日戰爭時期,各自反日團體也是派系林立,可以說韓國黨政是有歷史淵源的。

韓國政黨還深受韓國財閥的影響。

比如李明博就是出身於三星集團,他能當選首爾市長、韓國總統,和韓國財閥的支持密不可分;

而韓國政治人物,幾乎沒有不接受財閥政治獻金的。

韓國不僅僅在軍事上、國家安全上受到美國駐軍的影響,其實韓國在政治、經濟、文化、食物、社會意識上全方位受到美國的影響。

獲取美國的支持,獲得美國的認可是衆所周知韓國政壇最主要的目標;

基辛格曾經說過:在韓國,首要問題是安全,其次纔是民主。

而韓國這種碎片化的政壇,尤其符合美國的利益,美國可以在衆多的韓國政黨中選擇跟誰合作跟誰不合作。

所以,有着這麼多紛紛擾擾的因素,韓國政壇歷來就是幺蛾子頻發,絕食、抗議、刺殺等事件層出不窮。韓國總統也被戲稱爲全世界最危險的職位。

這次針對在野黨李在明的刺殺事件,不是韓國針對政治人物的第一起刺殺,也絕不是最後一起,韓國不經歷脫離美國駐軍的鬥爭,不經歷社會從上到下全面的革新,韓國政壇的亂象就不會停止。

文/以史爲鑑

圖/網絡

參考資料/

試論戰後韓國政黨的特徵——《當代韓國》 2001年第3期

韓國政黨與政黨體系變遷動因初探——《當代亞太》 2007年第2期

試析地域分裂對韓國政黨體系變遷的影響——《當代韓國》 2007年第3期

後威權主義時代韓國政黨的特點及形成原因分析——《通化師範學院學報》 2009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