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小切口”服務“大民生”
“張書記,咱們街道老年人多,可週邊沒有合適的老年活動中心。”
“咱們這也沒有一個能給我們這些患慢病的老年人日常康復的地方。”
“孩子不在身邊,有個頭疼腦熱去醫院排隊實在是麻煩。”
“年紀大了,有時候做不動飯了,找不到一個既便宜又符合老年人口味的餐廳。”
這些年,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區西街街道黨工委書記張俊偉在入戶走訪時,聽到不少老人說,希望在社區能建一處養老中心。
“我們街道老舊小區居多,60歲以上的老年人佔比超過了50%,老人們希望能有一處在家門口就能吃上熱乎飯,又能調養身體,還能活動娛樂的地方。”張俊偉說。
2019年,新城區作爲試點,實行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度。“我們遵循‘黨委領導、人大決定、政府實施、代表監督、羣衆參與’的原則,通過多種形式徵求羣衆意見建議,確定羣衆呼聲高和急需改善的民生項目,提請在人代會上由代表票決,通過後由政府實施,人大代表全程參與監督測評。”新城區人大常委會代表工作委員會主任張海峰介紹。
爲此,張俊偉聯繫西街街道人大代表聯組代表,以居民議事會、接待選民等形式,收集意見建議後,將希望建造一處社區嵌入式養老中心的項目建議提交。經過財政等部門論證、研究確定後,最終該項目成爲10個正式候選項目之一,提請人代會票決。
在新城區十八屆人大三次會議上,209名代表投出自己莊嚴的一票,最終票決確定了8個民生實事項目,西街街道的養老中心項目就在其中。
項目通過後,便開始了立項、招投標、前期設計、規劃等過程。新城區人大代表高萬清全程參與監督了這些過程,“作爲一名人大代表,我曾經對接過一家做康養養老項目的企業,便將其招商引資了過來。”
“我們還協調了自治區相關單位提供在街道的一處舊辦公樓,在他們大力支持幫助下,養老中心項目很快進入了建設實施階段。”西街街道人大工委主任馮宏梅說。
2024年6月,項目正式開工。“等這個養老中心建好了,我們再也不用每天到處跑,在這就能吃上熱乎飯,就近看病調養,也有活動的地方,能讓兒女們安心工作,能省不少心。”家住西街街道西落鳳街社區郵電線務小區的李守權老人說。
“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實施以來,我們持續聚焦人民羣衆急難愁盼事項,讓政府在有限的財力上發揮最大的惠民效益,辦成一批體現民意、普惠民生的實事,實現了立足‘小切口’服務‘大民生’的目標。”新城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冬生表示,“將不斷探索創新工作思路、方法,持續解決羣衆關心的痛點、難點問題,爲民生事業發展貢獻人大力量。”
《 人民日報 》( 2025年03月27日 1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