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賢明:政策的退場比績效更關鍵

中華經濟研究院長連賢明。圖/顏謙隆

中華經濟研究院長連賢明認爲,計劃型經濟政策爲臺灣創造了經濟奇蹟,然而亮麗成長的背後,仍有許多不當政策留下的歷史包袱;現在的民衆把低薪、高房價、不婚少子等問題劍指政府,行政院經發會三大政策目標的二項「包容成長」和「均衡臺灣」,是有考量到現階段國家發展應有的成長態樣,他建議,政府在委辦政策智庫研議相關政策時,能新增政策後續追蹤的部分,其配套是研究計劃經費預算需提撥2成之用,研究計劃主預算佔8成,方能完善政策研究及其可被部會執行與後續參與的程度。

連賢明舉例,他念書時最大的社會運動是「無殼蝸牛族夜宿忠孝東路」,買不起房子的民衆,集結到臺北市最繁華的商業中心睡在地上過夜。當時忠孝東路房價一坪40萬出頭,現在實價登錄成交平均單價是101萬元,「很顯然,當時民衆提出切身之痛問題後,經濟學者沒有提供一套解決方法,讓政府能執行」,而政府以經濟成長爲目標,也沒有正當理由打壓繁榮成長。

「我必須很坦白的講,真的不是那麼容易。」連賢明說,高房價壓垮百姓日常的問題,不是隻有臺灣碰到,日本、韓國都一樣,經濟學者、政策智庫或許不能提供完全解方,但最起碼可以告訴政府:「哪一些政策會是沒有用的。」

連賢明強調,學者、智庫針對特定議題完成研究評估,提交給政府當作政策規劃參考,除了正面的建言,也有建議「政策選項的刪除」,後者有時比前者更爲關鍵,它們的來源可能是在其他國家已做過、卻沒成效,評估臺灣若要落地也會無效,提早讓政府部會理解。

「包容成長」議題是連賢明參與行政院經發會的三分組之一,社會政策研究出身的他,對臺灣中小企業現在的處境特別擔心。他指出,目前主流是AI時代,市場上講很大聲、資源很多的大型企業只佔總企業數的20%,佔80%的中小企業實際面臨的是生存問題,政府告訴業者要數位轉型、要投資AI、要技術創新,每一單項都超過中小企業所能負擔;但是,經營中小企業的中產階級多已享受到經濟成長的優勢,政府不是沒有照顧到他們,補貼給企業的經費動輒幾百億,企業主並未讓他的公司真的成長到政策設定的目標,「這個問題是要解的!」

臺灣市場上的「over banking」,也是一個典型政策錯誤所留下的問題。1989年財政部大修銀行法,開放利率自由化,並允許民間新設銀行,1991年臺灣開放新銀行設立,風光開啓臺灣金融新頁,接續而來的卻是本土金融風暴,和歷時30年的市場重組,至今餘波盪漾。連賢明指出,當有輿論要求開放、公平競爭,其實並不瞭解臺灣的特性,產業競爭到最後面都會變成殺戮,以及接續的無效率,現在看來,該政策提案時「缺少的正是退場機制。」

爲此,連賢明提出在政策研究計劃中,新增政策追蹤研究的構想,建議各部會的研究委辦計劃、科技預算等,自審議階段就要求政策追蹤評估,研究主計劃加上政策追蹤,纔是完善的政策研究。

政府亦須思考,一旦這個機制建立起來,很多經費應保留一定的比例,作爲後續追蹤的管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