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人物誌》臺青創業界的好哥哥 媽媽眼中的光宗耀祖

偉國成爲四川省首位獲得表彰的臺籍「勞動模範」。(作者提供)

2020年12月2日,在四川省成都市舉行的第八屆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來自臺灣的青年李偉國榮獲「勞動模範」稱號,成爲四川省首位獲得表彰的臺籍「勞動模範」,套咱們臺灣的話語,就是臺灣青年李偉國獲得本年度的「四川省勞動楷模榮譽稱號。說到與偉國的緣分也得從2016年開始說起,因爲當時的我們都在北京生活發展,我在求學他在工作。

熟悉偉國的人大家都會稱他一聲「小乖」,今日作爲創業基地負責人的他,我們都會稱呼他一聲「乖董」。他並非臺商二代或從小就在大陸成長的臺灣青年,而是而立之年後,在2016年放棄了在臺灣穩定的房地產事業,隻身「北漂」打拚,住在不到10平方米的房子裡,擔任大陸房地產公司的銷售員

或許是這樣一切歸零的開始,使得他在大陸房地產事業取得了小小成績後,又做出了一個新的人生決定。2017年,由就業者轉型創業者,以合夥人總經理身分,加入爲兩岸新銳設計競賽華燦獎」進行成果轉化的創新創業孵化平臺——「華燦工場•北京空間」。

2018年初,因看好大陸西部廣闊市場和發展機遇,李偉國希望將華燦工場拓展到四川。同年9月,四川推出《關於促進川臺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進一步鼓勵臺胞赴川求學生活、實習就業和創新創業。藉助政策利多,當年10月,在當地政府有關單位的大力支持下,8700平方米的「華燦工場•成都空間」正式開園,成爲大陸西部最大規模雙創孵化器

今日的華燦工場更擁有北京、成都和珠海三處空間,共計超過11000平方米,也是大江南北衆多兩岸青創基地孵化器中,衆所矚目的一顆耀眼新星

作爲偉國的好友,對於他有今日的成績其實一點也不感到意外,因爲他平常就是個樂敬業爲人和善的好哥哥。還記得當年在北京時,他總是會利用自己的創業基地平臺,幫助一羣在北京求學的兩岸青年學子們,在北京「華燦工場‧北京空間」裡,不定期舉辦各種兩岸青年的就業創業分享講座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與北京林業大學閩臺文化交流協會」的一次聚餐,當晚他特別提前下班,與自己小一輪的大陸大學生們聚在一起,講述自已從臺灣到大陸就業創業的故事,對於大陸莘莘學子的提問他都一一耐心的回答,就如同鄰家的大哥哥般,不厭其煩的將自己所知道的臺灣人事物分享給這一羣大陸的95後年輕人,最後還默默地結掉這一單的聚餐費用

就如同偉國常常跟我說的:「大陸向臺灣同胞敞開大門,希望與臺灣同胞分享發展機遇,因此我就得想盡辦法讓這扇門開得更大一點,將道路鋪得更平坦一點。」因此華燦工場對於臺灣青年實習、就業和創業者都採取「保母式」服務,讓這羣臺灣青年在大陸發展無後顧之憂,因爲華燦工場就是這羣臺灣青年最堅實的後盾

或許就是這份夢想的堅持與追求,他是首位榮獲四川省勞動模範的臺灣青年,同時是北京市海淀區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媽媽稱他光宗耀祖,但他卻叫自己「空中飛人」,因爲北京、成都和珠海三座城市都已經成爲他的家,一週三座城市飛來飛去也習以爲常,這就是我的好友李偉國。來到大陸打拚創業的他,致力於打造兩岸青年創業孵化器,爲臺灣青年來大陸發展探路開路,他常常自允是「臺灣青年創業的探路人」,但我更認爲他是「臺灣青年創業界的好哥哥」。(羅鼎鈞/瀋陽臺青會副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