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首通金門新湖漁港 拿下「金鑑漁港」2星獎

新湖漁港金門最主要漁業基地外,周遭也有多處均極具戰地歷史意義景點。(金門縣建設處提供)

1980年海峽兩岸紅十字會在金門會談,簽訂歷史性文件「金門協議」,當年陸方人員登岸的新湖漁港,成爲兩岸第1個往來對口。(金門縣府建設處提供)

新湖漁港東防波堤延伸工程完工後,看似具有幾何邏輯排列造型消波塊海景相互輝映,意外成爲外拍及遊客打卡熱點。(金門縣府建設處提供)

新湖漁港在農委會漁業署的首屆「金鑑漁港」評選中拿下2星獎榮譽,由金門區漁會總幹事許丕煌(右前)代表赴臺領獎。(金門縣府建設處提供)

1980年海峽兩岸紅十字會在金門會談,簽訂歷史性文件「金門協議」,當年陸方人員登岸的新湖漁港,成爲兩岸第1個往來對口。這座全島最主要的漁業基地以其豐富的軍事、遊憩色彩,在農委會漁業署的首屆「金鑑漁港」評選中拿下2星獎的榮譽,由金門區漁會總幹事許丕煌代表赴臺領獎。

縣府建設局說明,全臺現有漁港220座,農委會在「向海致敬」政策下,推動確保海洋永續發展與提升漁港環境品質工作,期待各地漁港成爲臺灣特有的重點觀光場域。此次由漁業署主辦的第一屆「金鑑漁港」選拔,聘請觀光景觀、漁業管理、環境領域專家,透過嚴謹且科學的評鑑機制評定高品質漁港,希望推廣成爲全民休閒旅遊的好去處。

金門新湖漁港因爲早期戰地考量,在提供漁船作業之用外,也有輔助扼守料羅灣戰略設計,1980年兩岸紅十字會在金門會談,簽訂著名的「金門協議」,陸方人員即是由新湖漁港上岸,舖下兩岸自1949年隔海分治以來,第1座兩岸交流往來的橋樑

新湖漁港是金門最主要漁業基地外,周遭包含軍方小艇坑道、「高洞」E-092防空營坑道、「新頭」E-090據點軍事碉堡慈鑾宮黃金沙灘,均極具戰地歷史意義與遊憩景觀。2016年度新湖漁港東防波堤延伸工程完工後,看似具有幾何邏輯排列造型的消波塊與海景相互輝映,意外成爲外拍及遊客打卡熱點。

縣府爲迎來更多遊客,2018年爭取前瞻計劃全國水環境改善計劃-漁業環境營造」進行「新湖及復國墩漁港水環境改善景觀工程」投入經費1億2400萬元,已於2020年6月竣工,成爲遊客攝影賞景體驗海洋漁業的休憩好地方

金門協議,新湖漁港,軍事,遊憩,金鑑漁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