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新時代》做一個心懷善良的人

兩岸徵文

01

我認爲自己還算一個脾氣很好的人,但昨天看到的一則新聞,還是不由讓我氣到發抖。

雲南昆明的毛先生近日來到一家知名品牌服裝店,爲家中的三個孩子添置衣服。哪知,一進店門,毛先生一家就感受到該店一位店員很不友善的眼光。毛先生和妻子常年在外打工,經濟條件並不寬裕,加上那天出門也有些急,因而身上的衣服並不光鮮,20元(人民幣,下同)的t恤與腳上15元的一雙布鞋,便是他當時進店時身上的行頭。

雖然手頭拮据,但還是要讓孩子們體體面面地走出家門。這是爲人父母的常情,何陋之有?

但那位店員可並沒有這麼想,相反地,她一把奪過了孩子看中的衣服,一邊還對着毛先生一家罵罵咧咧,還動起了手。

當然,最後的結果是該品牌總公司在調查之後,解僱了涉事店員。毛先生表示,自己並不需要經濟上的賠償,但該公司必須向公衆誠懇道歉,且自己不會再光顧該品牌的商店。

最近這則新聞引發了熱議,有些網友將不滿投射在了該品牌身上。但是,我認爲這件事令我氣憤的地方,是在於店員對普通勞動者的不當態度,與該品牌的形象而言並無太大幹系。

誠然,社會上的行業形形色色,總有「光鮮」的,也總有不那麼「體面」的。但,只要是合法勞動,正當收入,又有什麼看不起的理由?不能說因爲這個品牌的衣服價位比較貴,就可以有拒「窮」顧客以門外的理由。

「愛富」之心,絕不能建立在「嫌貧」的基礎上。更何況,今日的窘迫可並不代表將來的落魄!

02

在閱讀這則新聞的同時,我想起了我小時候搭車時的一些故事。

那是我大約三、四年級的時候,距離現在已經接近20年。每到週末的時候,媽常帶着我回在青浦的外婆家走走玩玩。我們搭的公交車叫「北青線」,「北」指的是上海市區西部的北新涇。那個公交站周邊的建築顏色灰暗,街道上也滿是塵土,會給人一種蕭條破敗的感覺。

不過,隨着城市規劃的調整,如今這個公交站早已不復存在,在舊址上,已經造了一條六車道的寬敞馬路。

從這個公交車站出發的北青線與91路都是路程很長的公交線路,因此那時候,總會有一位皮膚黝黑的老阿姨,拖著白色的泡沫塑料箱,登上車子向乘客兜售冰鎮的冷飲或者飲料。我還清楚地記得,雖然阿姨的皮膚比較黑,穿着卻還不算太邋遢,頭上有時會包着紗巾,穿着深色的薄紗長袖衣服,帶着眼鏡,看得出一絲秀氣。我推測,她也許是因爲下崗了,然後爲了維持家中生計,便到公交站上賣冷飲和飲料,背後應該有一些不能爲外人道的辛酸故事。

當時我們家的條件也不能說太好,一家人蝸居在30平方米、一室戶的老公房,家中的收入也不能說高,從小到大出外地旅行的次數也沒有過幾次。

即便如此,我媽媽總會到那位阿姨那邊給我買冷飲,一方面的確是爲了解暑,但更重要的是,透過我媽媽的購買,實質上是爲阿姨提供了很好的心理支持。這也許就是「窮幫窮」吧!

再到後來,因爲市政建設的需要,公交站的位置換了,就很少看到阿姨兜售冷飲的身影。即便如此,阿姨的窘迫和辛苦,至今仍然在我的記憶深處不時浮現,讓我明白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人爲了自己的生活辛勤努力。即便在很多人看來,做小販、當農民工等並不能說是「體面」的生活,但他們用自己的汗水,爲自己,爲家人創造更美好的明天。

那麼我們又何以忍心,去嫌棄這些爲生活辛苦奔波的人們呢?生活已然不易,何必互相傷害?

03

長期以來,我們書寫的歷史,更多的關注眼光放在了帝王將相和英雄的故事,卻對身邊的普通人並沒有投入過多的研究精力。當然,很重要的原因,是由於資料的限制,太多的普通人沒有留下自己的隻言片語,便已消散於歷史的滾滾洪流之中。

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對於像農民工、像小販、像乞丐這些社會弱勢羣體的忽視,相反地,他們在大時代背景下如何生活,如何適應,是一個相當值得玩味的課題。透過對他們生活情況的解讀,我們不僅能夠獲取不同於宏大敘事的微觀視角,從個體的經驗感知歷史的脈動;更重要的是,透過他們的生活經歷,去試着解讀他們經歷生活苦難的根源,以及試着去尋找讓他們緩解苦痛與改善境遇的路徑。

誠如俄國思想家恩•弗列羅夫斯基在《俄國工人階級狀況》一書中所言:我力求指明,社會肩負着何種真正巨大的責任,即使驟然看來這一偉大事業對它來說似乎是無法實現和不可能的,那麼也得讓它嚴肅地考慮這件事情。只有帶着嚴肅的思想和深沉的感情,纔有可能完成真正美好的事業。

是的,作爲治史者,我們理應將眼光投向燈火闌珊處的那些悲傷的背影。在繁華都會的燈紅酒綠外,在街道上,總會有些小攤,有些叫賣的小販,拖着一身疲憊回家的工人,還有些生活無着的乞丐等等。我們所能做的,也許是用自己的悲憫與理性,記錄下他們現在的困窘與無奈,爲他們發聲,試着爲他們尋找一條走出生活困局的道路。

而在生活中,也許一個微笑,一聲謝謝,就是爲這些人們帶來的最好鼓勵。也許我們自身的力量依舊是薄弱的,但我依舊相信,一個善意的鼓勵就是希望的源泉。

要做一個心懷悲憫的人,而不是一個冷漠無情的人。

要做一個心懷善良的人,而不是一個勢利殘酷的人。

「切記人間仁者久,莫忘世上苦人多。」

與各位共勉。(陸軼雋/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博士生、政治大學歷史系碩士)

【徵文啓事】

中時新聞網「兩岸徵文」欄目,徵文主題:臺灣人看大陸、大陸人看臺灣、兩岸看世界、兩岸一家人、兩岸新時代,歡迎全球華人投稿。

期盼作者透過親身經歷的故事,刻畫兩岸社會肌理,描繪世界見聞,打破刻板印象,促進兩岸民衆相互瞭解、建立全球視野,向讀者展現時代的脈動與發展趨勢。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520ROC,歡迎線上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