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學者:近期兩岸和平穩定因素 在美國政府與臺灣民間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趙建民。(本報資料照)

近期一場兩岸學術交流論壇在浙江湖州舉行,儘管兩岸政治關係緊張,但臺灣學者認爲,兩岸仍有和平穩定的因素,包括拜登政府近期的表態,以及臺灣民意的表現。

「第九屆兩岸智庫學術論壇」28日在浙江湖州舉行,論壇由中國社科院臺研所、全國臺灣研究會、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臺灣二十一世紀基金會、臺灣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共同舉辦,60多位兩岸專家學者與會,是近期又一較具規模的兩岸學術交流會議。

本次大陸學者比過往更關心臺灣選舉,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趙建民會後受訪時研判,大陸可能認爲兩岸已走到分水嶺、處在路線抉擇的關鍵點上,或是走向繁榮和平、或是走向戰亂;這樣的戰略評估,多少影響大陸學者對臺灣選舉的興趣與關注。

趙建民在會上說,當前兩岸關係有擦槍走火的風險,他特別提醒大陸朋友要正視這個問題。他指出,從去年8月圍臺軍演、今年4月的戰備警巡,到近期的「鉗形攻勢」,陸方不斷推出新的戰略。

但趙建民也說,兩岸仍有和平穩定的因素,包括拜登政府與臺灣民間。他舉例,拜登政府最近常講:負責任地管理中美關係、恢復全面對話、管控分歧,美國也一直向大陸做政治互信的再確認,即反對臺獨,顯示拜登政府有意要管控臺海風險。此外,近期臺灣民調顯示,許多民意支持或不反對以九二共識作爲兩岸對話的基礎,也有民調指臺灣對大陸人民感到友好。

上海臺灣研究所所長倪永傑則說,藍營上臺,兩岸關係的緊張程度、戰爭風險會降低,兩岸還有對話,且或有「點的突破」,但「面的擴大」可能有難度;若綠營繼續執政,「也不是說天就塌下來了」,大陸還要以自身節奏來應對,但可能「刀光劍影」、「兵兇戰危」。